英國政府發窮惡 加稅勢推冧樓市 移英港人硬食 專家批︰如在病人身上抽血

2024-11-28 06:00

英國政府發窮惡  加稅勢推冧樓市 移英港人硬食  專家批︰如在病人身上抽血
英國政府發窮惡 加稅勢推冧樓市 移英港人硬食 專家批︰如在病人身上抽血

英國公佈新一份預算案違背了工黨不加稅的選舉宣言,宣布加稅400億英鎊(約4,000億港元),引發國會官方網站發起聯署,要求提早大選,現時簽署速度急升至逾275萬人英國人簽署。有專家指,今次對港人投資者最大的影響是在供樓貴息之下,還要增加住宅印花稅。直言英國政府確實是「發窮惡」,猶如在病人身上抽血,預計令海外投資者的投資慾望再減低,樓市只會雪上加霜。他又指BNO簽證的港人投資者都要「硬食稅率」無得避。

英國財相李韻晴上月底公布上任後首份預算案,宣布加稅400億英鎊(約4,000億港元),違背工黨之前宣稱不加稅的選舉宣言,結果引發廣泛議論。當中增加針對除物業類的大部份資產增值稅(capital gains tax),其中低檔稅率會由10%增至18%,高所得者的高檔稅率則由20%增至24%,另外,僱主為員工的國民保險(National Insurance)供款比率會由現時的13.8%增至15%。

 相關文章:英工黨首份預算案加稅4038億 30年來最大升幅引商界不滿

英國財相李韻晴上月底公布上任後首份預算案,宣布加稅400億英鎊(約4,000億港元),違背工黨之前宣稱不加稅的選舉宣言。
英國財相李韻晴上月底公布上任後首份預算案,宣布加稅400億英鎊(約4,000億港元),違背工黨之前宣稱不加稅的選舉宣言。
日前有英國人在國會官方網站發起聯署,要求提早大選,目前已有逾276萬人英國人簽署。
日前有英國人在國會官方網站發起聯署,要求提早大選,目前已有逾276萬人英國人簽署。
工黨曾在競選時承諾不提高稅收,然而李韻晴公布會增加針對大部份資產的資產增值稅(capital gains tax),其中低檔稅率會由10%增至18%。
工黨曾在競選時承諾不提高稅收,然而李韻晴公布會增加針對大部份資產的資產增值稅(capital gains tax),其中低檔稅率會由10%增至18%。
李韻晴同時公布,會調升針對逾21歲者的「最低生活工資」(National Living Wage),增加6.7%,至時薪12.21英鎊(約123港元)。
李韻晴同時公布,會調升針對逾21歲者的「最低生活工資」(National Living Wage),增加6.7%,至時薪12.21英鎊(約123港元)。
市場普遍認為,預算案反映工黨一直打算提高稅收,然而缺乏勇氣在大選前向英國公眾承認這一點,激發民眾不滿。
市場普遍認為,預算案反映工黨一直打算提高稅收,然而缺乏勇氣在大選前向英國公眾承認這一點,激發民眾不滿。

然後對於投資英國物業的港人而言,最大的影響是在今年10月31日後,FMI至匯投資行政總裁及合夥人李丹翔表示,海外人士購買英國樓,其海外買家印花稅由稅率從 3%提高到 5%。另外購買多於一伙住宅和公司購買住宅的稅率亦從 3%提高到 5%。另外以公司名義購買超過50萬英鎊(約490萬港元)住宅的豪宅稅率單一稅率從15%提高到17%。

英國政府「發窮惡」

李丹翔表示,其實樓市向好的時候增加2%稅率都不是問題,然後英國現時樓市疲弱,增加2%只會令海外投資者的投資慾望再減低,加上供款又貴。他直言,整份預算案已經加到4,000億港元,工黨「真係搶錢」,現時英國經濟差「等於在一個病人身上抽血,而且真的沒血了仍要抽乾」,今次英國政府確實是「發窮惡」。又坦言,在地的BNO港人的投資者都要「硬食稅率」無得避。

首次置業免稅門檻降至30 萬英鎊

目前,購買樓價低於25萬英鎊(約245萬港元)的房屋的買家無需繳納印花稅,這為前首相 Liz Truss 在2022年9月迷你預算中提出。另外如首次置業並為自住物業亦可免稅,門檻為42.5萬英鎊(約417萬港元)。

然而,新政府上場將推翻上述政策,並將於2025年3月31日開始,將零稅率住宅樓價恢復至12.5英鎊。另外,首次置業並為自住物業門檻為30萬英鎊。另外,由公司持有逾50萬英鎊的物業的住宅年度稅 (Annual Tax on Enveloped Dwelling ,ATED) 將會提高。

當中50萬至100萬英鎊的物業2024年至2025年度應繳納為4,400英鎊(約4.3萬港元),及至2025年至2026年度將提升至4450英鎊(約4.4萬港元),如是超過2,000萬英鎊的物業2024年至2025年度應繳納為28.75萬英鎊(約282萬港元),及至2025年至2026年度將提升至29.235萬英鎊(約288萬港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