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天氣寒冷立即下床恐中風? 醫生指2類人最高危+教4招保暖
2022-12-12 00:00
未來一周冷空氣南下,氣溫不斷下降,周末甚至可能寒流報到,對此家醫科醫師許書華提醒,如果本身為三高族群或患有心血管疾病,一定要定時按照醫囑服藥、量血壓,並分享了4種保暖神招,包含戴手套、溫水泡腳、多喝溫水等。
許書華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氣溫變化容易誘發血管收縮合併血壓的不穩定,讓硬化的血管斑塊剝落,造成急性血栓,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風險上升,因此她提醒三高族群或是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每天都要量血壓、依照醫囑規律服藥,把三高控制好,此外也要特別注意保暖,並分享了4個保暖神招。
睡前可以先把保暖衣物放在床邊,早上起床時不要急,先在被窩裡動一動,接著添加衣物後再緩緩下床,讓體溫變化不要太大。
- 天氣冷血液循環會變差,使末梢血管收縮,手腳容易冰冷。許書華建議可以戴手套、穿襪子保暖手腳,平時也要規律運動,讓身體循環良好,睡前還可以泡溫水暖腳,腳暖和了身體也會跟著暖和。
- 適度補充溫水,暖身也暖心,因為水分不足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讓心肌梗塞、中風風險上升。
- 有糖尿病、周邊血管疾病、對溫度或痛覺較遲鈍的患者,在使用熱水袋、暖暖包保暖時,不要直接貼在皮膚,隔著衣服比較好,可以避免長時間擺放在同一部位造成燙傷。
內容獲「中時新聞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中風症狀+預防方法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足的養份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
中風9大症狀包括:
預防中風方法
衞生署指,中風的主因是吸煙、血壓高和血管硬化,所以要預防中風的發生,就要注意日常的生活習慣,避免血管硬化的產生:
5個口訣認清中風先兆
台灣營養師高敏敏在其Facebook專頁指,中風後的關鍵是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才能減少殘疾及死亡風險。她又列出分辨及應對中風的口訣「BE-FAST」,呼籲民眾如發現自己或親人突然出現任何一項症狀,都務必趕快求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