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三叉神經痛 中醫藥療效佳

2021-01-18 00:00

三叉神經痛是指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反復出現的陣發性劇烈疼痛、感覺缺失和運動傳導障礙,多數於四十歲後起病,女性多於男性。

右側三叉神經痛者比左側者為多,95%的患者為三叉神經第二、三支受累。本病具有突然性、短暫性、周期性發作的特點,病程較長,病情頑固,且反復發作,自瘉者極少。

本病屬於中醫學的「頭風」、「面痛」範疇。《醫學綱目》記載指,「王憂正,患鼻額間痛,忽一日連口唇頰車,髮際皆痛,不開口,雖言語飲食亦妨,在額與頰上常如糊,手觸之則痛。」這則病案是對三叉神經痛的臨牀表現,頗為精細的論述。

風寒之邪侵襲陽明經絡、高巔之上,唯風可達,風邪升發,易犯頭面,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滯,氣血痹阻,遂致面痛。由於陽明火盛,邪熱犯胃,循經上炎而致,正如《景岳全書》中所指,「火邪頭痛者,雖各經皆有火證,而獨唯陽明為最,正以陽明胃火盛於頭面,而直達頭維,故其痛必甚,其脈必洪,其證必多內熱。」素體虛弱,形體消瘦,或脾胃虛弱,納食甚少,不能生化精微,津液來源不足,致使陰虛陽亢,虛火上升而致面痛。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有原發性與繼發性區別。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明,多數認為由於三叉神經根受到機械性牽拉和壓逼,主要病理變化為髓鞘病變。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常見於小腦腦橋角腦膜瘤、三叉神經節腫瘤、血管瘤、蛛網膜炎等所致。

疼痛多起於一側的上頜支或下頜支,眼支較少見。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呈陣發性短暫劇烈疼痛,表現為刀割樣、閃電樣、撕裂樣或燒灼樣疼痛。每次疼痛持續數秒到數分鐘。每天可能發作多次並逐漸頻繁,在間歇期不痛。嚴重時伴有面肌的抽搐和結膜充血、流涎、流淚等症狀,發作期中觸及面部某些區域時,特別容易引起疼痛發作,例如上唇、鼻翼外側、下唇及舌的邊緣。患者常因此不敢刷牙、洗臉和進食。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多呈持續性疼痛,伴有三叉神經分布區域異常體徵,如角膜反射遲鈍或消失,對臨牀診斷和鑑別診斷具重要意義。

細察辨證施治

‧風寒痹阻證

症狀:一側面部陣發性劇痛,痛如錐刺、刀割,痛處拒按,遇寒痛甚,得熱痛減,多有面部受寒因素,苔薄白,脈浮緊。

治則:祛風散寒,通經止痛。

針灸處方:攢竹、四白、下關、外關、合谷。眼支疼痛,加頭維、魚腰;上頜支疼痛,加顴膠、迎香、上關;下頜支疼痛,加頰車、夾承漿。

穴方簡釋:取攢竹,四白、下關為局部近取,旨在疏通面部經絡氣血;合谷,為手陽明經原穴,可疏利陽明經氣,配少陽、陽維之會外關,以祛風散寒解表,與局部穴合用,可通經止痛。

‧陽明熱盛證

症狀:顏面陣發性劇痛,如燒如灼,口渴口臭,煩躁易怒,便秘溺赤,遇風得熱則疼痛更甚,苔黃而少津,脈象洪大或滑數。

治則:清泄胃熱,祛風通絡。

針灸處方:太陽、四白、下關、內庭、足三里。參閱「風寒痹阻症」,酌情選配其他穴位。

穴方簡釋:本方取太陽、四白、下關為局部近取,旨在通調面部經絡氣機。內庭穴為足陽明經滎穴,以清降胃火,足三里為足陽明經合穴,瀉之可通降胃氣,諸穴同用既可清泄陽明之火熱,又可疏風通絡而止面痛。

‧陰虛陽亢證

症狀:顏面疼痛,遇勞則疼痛增劇,面色潮紅,眩暈耳鳴,不思飲食,急躁易怒,大便燥結,舌紅少津,脈細而數。

治則:滋陰潛陽,祛風止痛。

針灸處方:攢竹、四白、下關、風池、太溪、太沖。

穴方簡釋:本方取攢竹、四白、下關,為局部近取,旨在疏調局部氣機;取足少陽、陽維之會風池,以潛陽熄風;取足少陰經原穴太溪,以滋腎育陰;太沖為足厥陰原穴,上病下取,以平肝潛陽。諸穴合用可滋陰潛陽、祛風止痛。

源於火熱為患

明代醫學家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一書中稱本病為「面痛」,並言「面痛皆屬火,蓋諸陽之會皆在於面,而火陽之類也。心者生之本,神之變,其華在面,而心君火也。暴痛多實,久病多虛。」他所提出火熱為患的辨證與治法,至今在臨牀應用中,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針刺治療本病有一定效果,尤其發病初期療效較為顯著。在臨牀治療三叉神經痛時,不但從局部的病變着眼,還首先從患者整個機體情況出發,全面綜合分析其病因、病機及脈證情況,予以辨證治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