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經濟靠通關 內地五要求要做到

2021-10-06 00:00

特首林鄭月娥在發表施政報告前夕,表示與內地免檢疫通關是「頭等大事」,預告今天會講述如何實現這目標。對飽受黑暴與疫情摧殘的經濟而言,通關的確是恢復生機的最有效良方,如果繼續「得個講字」,即使政府提出更多方向和遠景,也只能是鏡花水月,沒法達到實際效果。所以政府當務之急,是盡快調整防疫措施,與內地趨於一致,同時嚴防病毒由外國輸入,忍一時限聚之「痛」持續清零,積極為通關創造條件。新加坡正採取方向相反的「與病毒共存」策略,豁出去救經濟,但一放不可收拾,瀕臨失控危機,香港應引以為鑑,切勿玩這豪賭遊戲。

塘水滾塘魚 難以大翻身

香港近期持續清零,市面恢復熱鬧,本地消費上升,但單靠這「小內循環」塘水滾塘魚,絕不能令經濟有力增長,更嚴重是,中長期發展沒法邁開步伐,與內地城市的差距愈拉愈遠,才是最大隱憂。正如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所言,本地消費的繁華景象,只屬煙花「虛火」。

要經濟全面活起來,最有效方法是打通香港與內地的「內循環」,讓人流回復互通,借助內地因成功控疫而出現的巨大經濟活力,帶動香港復甦。先說旅客,上周國慶節,內地旅遊估計達六億五千萬人次,不少景點逼爆,如果香港與內地能逐步通關,只要有一兩個百分點的旅客來港,也有近千萬人次;此外,疫情以來兩地商務往來半停頓,七、八成港企的生意因而減少,這些活動如能恢復,不但港商可吸取內循環的養分,內商來港亦有助激活經濟。

中長期而言,只有實現通關,才可真正落實大灣區商業與科技「大融合」,否則商家與科技人員只能望邊界興歎,所有宏圖大計都無從談起。

通關才能救經濟,道理已明顯不過,只看政府有沒有足夠意志推行新措施,做到與內地的防疫要求一致,亦看公眾會否為了早日通關,而接受新規定。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最近會晤內地專家後,表示內地對港提出了五項防疫要求,包括收緊新冠病人出院條件、收緊入境豁免政策、加強高危行業檢測密度、使用「通關碼」及電話實名制等。這些要求,政府大部分都應能做到,事實上有關措施可將播毒風險減到最低,只有如此,內地當局才有信心開關。

星瀕危險線 策略行不通

即使較多人議論的「通關碼」,若政府決意推行,相信不少希望免檢疫過關的市民,都會樂意使用,初期可先對商務和公幹人員試行,待愈來愈多人習慣了,其他人亦會逐漸跟隨。

內地的思路是,香港必須嚴格做到「外防輸入」,才可以開關,因此,香港絕不宜效法新加坡的「共存」策略。近期新加坡連續每天新增確診逾二千,更預計月中將突破五千宗,情況已瀕危險線,醫療系統隨時爆煲,但事到如今,已沒法走回頭。這猶如豪賭,結果可能令經濟一沉不起,香港應有所警惕,繼續堅持走與內地通關之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