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為政者必須以人民福祉為要

2022-03-31 00:00

每天看着行政長官的疫情記者會,令我回想八十年代起擔任政府公職的經驗。公務員辦事程序重於一切,負責決策的高級公務員各司其職,執行既定政策,一個政策的更改往往要花上數年時間,與商場上要隨時應付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並以成敗論英雄的模式形成強烈對比。這種管治方式在好景時相安無事,遇上突如其來且前所未有的考驗便告失效。例如今次第五波疫情暴露了特區政府種種管治上的問題,無論在政策制定、落實執行、資源分配都慘不忍睹。整個防疫上都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尤其是全民強檢。
防疫無方向  暴露管治問題

第五波疫情持續四個月,香港人至今仍每天惶恐度日,社會經濟均走下坡。反觀深圳近日出現零星確診個案即迅速「封城」七天,完成三次全民強檢,現已回復正常生活,社會經濟繼續如常運作。深圳人口近二千萬,是香港的兩倍多,為何深圳做得到香港卻一直做不到?相信關鍵是內地擁有清晰的防疫方向,堅決落實執行一系列有效的防疫措施,並不斷隨機應變。

特區政府無時無刻強調接種疫苗的重要性。然而,在第五波疫情前,當局卻未有實質而有效的措施加速幼童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直至疫情最嚴重時出現多宗幼童及長者死亡個案,才急急補鑊。社區隔離設施的情況亦然,在太平時未有爭取時間增加社區隔離設施容量和制定各種危機管理的策略,結果就是一爆發就應接不暇,管理混亂不堪。

香港雖然經歷四波疫情,特區政府卻沒有吸取教訓,「外防輸入」淪為口號,實質漏洞處處,讓變種病毒乘虛而入走進社區。當出現本地感染個案,便以收緊社交距離的措施蒙混過關,現已有研究指晚市禁堂食效用成疑。在截斷傳播鏈上,特區政府制定政策時往往猶豫不決,對專家在關鍵時刻提出的「封城」全民強檢建議視若無睹。結果病毒不等人,迅即一傳十、十傳百。
發放資訊混亂  公眾無所適從

疫情於二月轉趨嚴重,政府仍浪費資源追蹤強檢,未能因時制宜、靈活變通,令檢測結果大滯後。人人未有檢測結果便如常上班,公共交通工具逼滿人,加劇病毒傳播,直接造成社區大爆發。當病人從四方八面湧入公營醫療系統求醫,各大醫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崩潰。年長與年幼病人於寒風中等待醫治、生人與死者共處,死傷枕藉,醫護人員苦不堪言,反映特區政府欠缺預見能力,沒有處理危機的能力。現在香港確診人數已超過百萬之數,死亡人數也超過七千人,以人口比例來說已經榮登全球榜首,令香港蒙羞。

另一邊廂,政府發放的資訊混亂,對全民強檢的答覆模棱兩可,導致市民恐慌性搶購糧食罐頭、日用品,人人塞滿雪櫃為求安心。令人費解的是為何一直容許一些所謂的專家自說自話,意見互相矛盾,令公眾感到混淆並無所適從。難道統一發放抗疫的正確資訊、清清楚楚告訴香港市民幾時幾刻會如何,真的有這麼難嗎?

國家對香港有求必應,大量人力物力即時到港,內地屠宰員在港數日才獲准到香港屠房支援,個別人士對協調內地醫護來港馳援也要左思右想。種種問題均揭露政府事事以程序先行,統籌、協調能力薄弱,實在可悲。

香港應堅決對抗疫症,與病毒共存只會犧牲大量我們一直要幫助的老弱病幼,國家的清零政策就是要重視每一條生命。作為管治者,在疫戰緊急關頭,救人要緊,「事急馬行田」,理應本着良心及使命行事,繁文縟節須擱在一旁,要為人民福祉勇於擔當、敢於作為。
胡曉明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前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