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63%學生升中壓力大 調查:逾半有抑鬱徵狀

2022-07-25 00:00

中一派位放榜在即,施倩俐(右一)建議家長多留意子女的情緒變化,保持正面溝通,協助他們面對升中壓力。
中一派位放榜在即,施倩俐(右一)建議家長多留意子女的情緒變化,保持正面溝通,協助他們面對升中壓力。

(星島日報報道)中一派位明天放榜,學生在疫情下升中適應的壓力不輕。基督教女青年會調查發現,六成三受訪中一生感到升中壓力大,逾半人更有抑鬱徵狀;半數人就算不開心,選擇「扮無事」把心事藏於心底。有中一家長稱兒子雖獲派心儀中學,卻不堪壓力而性情大變。有社工指應屆小六生在高小階段受疫情持續影響,解難能力與學術基礎較弱,升中適應問題恐更嚴重。
女青在五月訪問近六百名中一生及逾三百名家長,發現六成三受訪學生表示升中壓力大,五成半人有輕度至重度的抑鬱徵狀,普遍的精神健康困擾包括緊張、不安、煩躁、容易心煩發怒、難以放鬆等。有抑鬱徵狀的女生比例較男生高約一成,平均達七點五分,較男生整體的五點八分為高。
遇困難不願傾訴

受訪學生主要壓力來源是應付測考、成績未如理想、學科增加等,疫下有四成三人擔心受到感染,四成一人指半日上課多時,擔心難以適應全日課堂。值得留意是,有近四成學生在升中遇到困難,不向任何人傾訴,即使願意講出口,五成八人傾訴對象是朋友,選擇家人的不足三成;半數人面對不開心會「扮無事」藏於心中,七成二人打機宣泄。

中一生阿朗(化名)去年獲派心儀中學,卻面對適應問題,「小學每日功課五至六份,中學科目較多,每天功課多一倍。」小學同學未獲派同校,昔日好友遷往他區,加上疫下與中學同學互動少,令他頓失朋輩,只好終日打機解愁。朗母憶起兒子升中後性情大變,仍心有餘悸,「那時他總關在房間打機八至十句鐘,終日不說話不笑,表現跟小學時完全不同。」

去年接連發生學生自殺個案,朗母坦言非常擔心阿朗不堪壓力而自尋短見,遂與家人設法給予關懷,並向老師與社工求助,安排他參加課外活動與親子工作坊,終於助他解開心結,「現在我們約定周末散步,聊聊校園生活,他也戒掉打機,變得更開朗。」
倡培養解難信心

學齡人口下跌及移民潮影響下,獲派心儀中學的機會增加,但女青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單位主任施倩俐指,小六畢業生在高小階段受疫情持續影響,學習基礎不穩固,社交與解難能力較弱,升中適應問題恐更大。她提醒家長多留意子女情緒,不應只着眼行為表現,而忽略背後原因,更宜與子女建立傾訴習慣,「平時輕鬆傾計,總比有事才開口容易」,家長亦在暑期多讓子女為自己作主,培養解難的信心與習慣。

學生方面,施倩俐提醒他們升中應接受一時的退步難免,只要調整學習技巧,譬如備課、做筆記等,便可逐步適應中學的學習模式,同時應積極參與學校活動,建立新友誼。學校則應給予空間,包括調適中一的學業要求,協助新生適應,並在社交與學習上提供更多支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