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正促借「兩制」對外通關

2022-09-09 00:00

九龍倉大股東吳光正首次開腔,促請港府優先處理「入境解控」問題。
九龍倉大股東吳光正首次開腔,促請港府優先處理「入境解控」問題。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通關遙遙無期,令商界非常着急。九龍倉大股東吳光正發表文章,開腔促請港府優先處理「入境解控」,指與全球暢通便捷聯繫,是香港的「絕對命脈」,認為不應等到確診數字大幅下降,才放寬入境限制,否則會耽誤時間。他認為,現時有七十個國家,以至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大都會體系已完全對外開放,看不到出現大災難,反問「不明為何海外各地能做到的香港不做?」他建議當局優先重拾與國際的聯繫,移除不利「暢通便捷」入境的絆腳石,讓更多海外人士來港,「體驗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又期望有關措施在十一月之前「起跑」。
現時擔任九龍倉高級顧問的吳光正,昨日透過辦公室發表題為「暢通便捷,入境解控,香港起跑!」的文章,指香港「內向」已經一段長時間,但香港絕非「內向型」,「香港的成功並非溫室培育而出,愈溫室,體制愈弱,不少人有本地自廢武功之感。吸引不了也留不住人才,令許多居港人士也離開香港!」
引習宣言指港有4個「必須」

吳光正在文章中首先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七一」宣言,指香港有四個「必須」,即「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保住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地位,要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形容這是可進不可退的「KPI」,相信香港人也是強烈支持;若香港這個國際中心之「入境」,如「不暢通」、「不便捷」,與他地脫節,便已失去國際中心之實。

雖然現時每天確診數字以萬計,但吳光正認為,多年疫情累積下來的經驗、醫療設備和藥物、疫苗、工具,已大大降低新冠疫情之嚴重性和顯著減低重症風險、入院及死亡風險,減到一個大眾可以應付的水平,不應再擾亂日常生活。他引用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已有七十個國家完全對外開放,豁免入境檢疫限制。他認為這些國家都是客觀分析各種不同因素後作出權衡而定出減少管控的政治決策,而民眾亦基本上支持認同接受常態化的現實及放寬政策。
全球有70國家已對外開放

他指香港歷來所有專業、各種多元化監管、軟件及硬件上方方面面均是與其他國際城市看齊,「如今許多港人已清楚體驗了外地放寬政策,看不出有大災難……港人醒目,不明為何海外各地能做到的香港不做?」他指香港不比七十國差,增加病牀量,「精準」把不同風險程度的人士分類作科學及適當精準管控,繼續廣用口罩,強化醫院醫療能量作保險,弱症有弱症處理,加快積極推動老幼疫苗接種,集中資源照顧好病者。作常態處理,盡能力降低死亡率或重症不會比其他地方差。     

吳光正稱,現時海外大都會體系,遠如紐約丶倫敦,近如新加坡等地,陸續開關,入境毋須隔離,沒有3+4或0+7,因措施實不符合「暢通便捷」,這乃風險判斷及風險管理的決策及權衡取向。他反問:「香港的病毒是否與他地不同?是否更毒更嚴重?香港是否不及他地在資源及能力以常態方式去處理確診者『量』的內部挑戰?不能看齊?」
須尊重兩制不可勉強內地

至於出境到內地事宜,吳光正認為,不可勉強大陸內部管控,必須尊重「兩制」,只希望得到「平等」對待,但可否「香港優先」,有如 CEPA,如有為難,也應理解各地官場,不勉強,但不表示不盡力爭取。

吳光正強調,與全球「暢通便捷」聯繫是香港的絕對命脈。「不但去海外說好香港故事,其實只要任何人有機會來港體驗,香港故事不說自解。」加上近幾年,海外人士對港國安法、選舉法之許多不同誤解,「我們正正更應及早『入境解控』,讓更多人可到港、留港,體驗香港『Can-do』(搞得掂)精神,體驗一國兩制的生命力。百聞不如一見。立竿見影。」他表示,不少人希望香港在七月一日「習宣言」起算的三個月內起跑,不「等」十一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