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婦復發急返港求醫 治療費6萬減半

2024-01-08 00:00

有指「回流醫病」趨勢增,不少涉癌症等重病。
有指「回流醫病」趨勢增,不少涉癌症等重病。

海外治療輪候越排越久,成「回流醫病」重大推力。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研究指,當地人在2022年由GP轉介至專科,到接受治療等待時間達27.4周,較1993年大增195%。港安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區兆基醫生指,近年有移居加國的六旬香港女士因結腸癌復發,導致大量腹水,腹部脹痛難當,惟因溫哥華及鄰近地區極缺腫瘤科醫生,即使經專科護士分流,仍需等2至3個月才能見醫生,「她返港後做腹部引流紓緩脹痛,隨後配合聯合化療及靶向藥物治療,症狀大為緩解。」
溫哥華腫瘤科醫生極缺

他透露,該病例每月在私院治療費用高達6萬港元,幸有香港身份,經轉介到公院後,化療費全免,僅需付靶向藥物費,治療費壓縮一半。區續指,新冠後加國醫療文化改變,如醫生不願「爆Case」令診所擠逼,輪候時間趨增,「當地有八旬白人婦女,難耐等候期,在女兒安排下赴港私家醫院治療後期肺癌。」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指,有數名年介70至90歲病人,在移民英國和荷蘭約1至2年後惡化,要返港在私家醫治。有認知障礙症患者移民前意識清醒,移民後卻不懂與人交談,更因狀態失控,「只能以鎮靜劑逼他瞓覺,真係好慘。」另不少人在港「用開靚藥」,移民後用「公家藥」控制血壓、血糖效果不彰,致心血管病惡化,「有些人已離世。」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姚啟恒指,公院心臟科也有零星個案,涉居英國、加國或澳洲病人,「包括回港做心瓣手術等,但數量不是太多。」另有五旬男士長年受尿酸問題困擾,因本港中醫體系較完善,移民英國後仍常返港看診,每次均多取藥物以備在英需求。

李宇聰醫生指,不乏個案在海外輪候1、2個月始見專科醫生,再等3、4個月才完成MRI等檢查,「但癌症治療爭分奪秒,部分擴散性肺癌若4個月不治療,可能惡化至死亡。」他分析,「回流醫病」者佔比不多,但隨醫藥技術進步,整體病人存活期延長,本港無可避免面臨困局,「以個別肺癌為例,以往存活期僅1年,現可延長至4、5年,公營體系的工作量是幾何級上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