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高才通 吸引行業翹楚來港

2024-10-04 00:00

截至8月31日,高才通共接獲97271宗申請,批出77959宗申請。
截至8月31日,高才通共接獲97271宗申請,批出77959宗申請。

政府近年積極搶人才,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實施近兩年,政府已表明會延續,料《施政報告》會交代改良安排,以及呼應三中全會提出打造香港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有議員表示,高才通加碼是預期之中,包括擴大大學名單至非百強大學及優勢科目等;亦有議員強調要吸引不同行業的領軍人物,提供產業基礎,甚至與內地合作做到「人才共用」。

高才通計劃於2022年底推出,吸納高收入、高學歷、富工作經驗的優質人才來港,合資格者毋須先獲香港僱主聘用,便可透過計劃申請為期兩年簽證。計劃分三類申請,例如A類是年薪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B類是全球百強大學學士畢業,須有至少3年工作經驗。截至今年8月底,計劃共接獲約9.7萬宗申請,批出約7.8萬宗申請,當中已有6.3萬名申請人及約7萬名受養人透過計劃來港。
帶來逾17萬人口及勞動力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形容計劃成效亮眼,從人口層面來看,連同高才和受養人,已為香港帶來逾17萬人口及勞動力。不過,選委界議員洪雯認為,計劃初衷是補充本地人才空缺,以及吸納因經濟轉型而需要的人才,「最後多少人留低、為何留低亦不知道」。她提到,部分申請人是看重香港某方面好處,但未必真正想來港工作和扎根,如以計劃初衷來衡量高才通成效是「有距離」。

政府早前表示正研究改良高才通,包括加入非百強但有著名學科的大學、加入內地優質大學,尚海龍認為加碼是「大概率事件」,去年《施政》已將大學名單擴容並增加酒店管理類大學。據入境處數字,A類人才佔申請約25%,尚海龍指數字絕不算少,這批高收入群組有效拉動香港經濟,但他們的生意未必完全在香港,如強逼他們大部分時間留港並不合理,因此建議設立30萬元的繳稅門檻,如能滿足便可續簽。他解釋,若繳交30萬元利得稅,代表公司有淨利潤200萬元;繳交30萬元薪俸稅則代表高才有400萬元年收入。
倡設30萬繳稅續簽門檻

目前成功獲批且來自內地的申請者佔約95%,比例懸殊,是否應有針對性措施吸引外國高才來港?尚海龍指,香港有「一國兩制」優勢,對華人有更大吸引力是事實,認為香港需做好具吸引力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才可以創造一大批高端就業職位,吸引不同人才來港。

洪雯認為,改良高才通前提是做好人力資源調查,對不同行業「摸底」檢視缺口,再引入學科專業,如科技、工程等。她指過去兩年高才通採用寬鬆的「撒網」模式,導致部分人力資源錯配,進行調查可讓有意來港人士清晰評估,做到雙向選擇。

高才通兩年簽證到期後須續簽,洪雯擔心有人「夾硬」留低,人才未能發揮之餘,本港政策目標也未被滿足,認為若要恆常化計劃,應設定收入標準門檻,證明高才能在港找到符合身份和專業的工作。
打造產業土壤讓人才留港定居

三中全會提到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洪雯指,國家對高端人才的定義是行業的領軍人物,直言行業要在香港有發展土壤,才能讓這些領軍人物離開原居地來港。她認為香港應和內地合作,舉例西安的創科、高端製造、航天業發達,並想吸引高端人才,但海外高端人才未必願意去西安生活,因此當地有意願和香港合作,讓人才來港建立總部,做到「共用人才」,兩地可共同打造產業土壤;目前西安已成立了人才辦公室,期望來港合作。

洪雯建議香港參考此方式尋找內地合作夥伴,做到人才產業並進。尚海龍認為,香港作為對接全球、背靠祖國,有資本主義生活文化,吸引全球人才來港有優勢,政府應打造「差異化優勢」。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