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療科技平台 研糞便細菌治腸病
2021-12-14 11:50
醫療健康對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相關技術研發需求殷切,中文大學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設立多個專注醫療科技的研究中心,以研發創新臨牀醫療技術,醫學院院長陳家亮主理的「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研發治療人類腸道疾病的技術,通過提取人體糞便樣本,製造治療多種大腸疾病的細菌;由知名學者盧煜明牽頭的「創新診斷科技中心」,則研究基因排序技術,可用於產前檢測及癌症診斷。記者 楊璨珉
中大三個進駐「Health@InnoHK」研究中心,主要研發多項創新醫療科技,以治療複雜及危疾,昨開放予傳媒參觀。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擔任主任的「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研究治療人類腸道疾病的技術,他表示研究團隊會先收集人體糞便,從中篩選出健康樣本,提取出其中好與壞的腸道細菌,作進一步研究,「例如我們發現自閉症小孩的腸道會有導致腸道成長緩慢的細菌,通過檢測兒童體內細菌,可以判斷兒童患上自閉症的風險。」
模擬人體「厭氧台」
陳家亮指,另一研究項目是針對引發患者腸道出血、腹瀉等症狀的「難辨梭菌」,常見的腸道感染死亡率達三成,七成患者康復亦會復發,團隊發現健康糞便提取的良好細菌,可用作治療,透過內窺鏡把提煉過的健康糞便樣本,移植到病人腸道內,「經過臨牀實驗,逾九成患者完全康復,我們已將這技術投放到實際應用,明年會與醫院管理局轄下多所醫院合作,協助他們治療難辨梭菌患者。」他指中心未來將研發裝有良好細菌的膠囊,治療肥胖、糖尿病等不同疾病。
中心亦配備多種支援研究的儀器設施,包括能模擬健康人體腸道無氧環境的「厭氧工作台」,可分離及培養用於診斷治療的新細菌;中心還設有專用實驗室,用老鼠來做細菌實驗,研究員指,中心可容納最多二千五百隻老鼠,並可於一小時清潔消毒六百個老鼠籠的儀器,確保環境乾淨,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至於主要研究嶄新的診斷技術,用以及早預防疾病的「創新診斷科技中心」,由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有「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之稱的學者盧煜明主理,他指中心現時具備數種基因排序及檢測儀器,耗資四百萬至一千萬元不等,「我們主要運用儀器檢測血液中的基因排序,主要用於檢測孕婦產前疾病,如妊娠毒血病,以及可檢測是否患有鼻咽癌,準確度可高達九成七。」
擬拓展大灣區巿場
中大副校長岑美霞認為,未來創科界以醫療科技為重心,將佔本港經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期望透過研究中心培養專才,投入到未來醫療科技行業,「我們下一步打算把中心的市場開拓到大灣區,後期目標是內地其他地方,甚至全球,希望政府放寬限制,打通人才流、資金流及數據流。」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