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讀藝術史? 教大講師:讓人學懂謙虛和感恩

2022-01-13 12:52

近期收到多年沒聯絡的舊生發來訊息,有趣的是他們都提起當年我教美術史時的情況,這些經驗莫非是在提醒我:「是時候好好重新學習藝術歷史了!」

第一位學生是在藝術館欣賞真迹時,終於印證了我當年在班上教藝術史的內容,明白到那位藝術家是如何通過油彩表達其情緒,於是發訊息告訴我。這也令我想起多年前另一個類似的經驗,那年學生是在意大利看文藝復興三傑作品,突然腦袋里浮現我的教學片段。兩者不同的是當年那位學生是通過寄信來告訴我此事,今天的學生則是通過面書來告知,讓我可即時提醒他要聚焦欣賞的部分。儘管時代和科技變了,不變的是真實歷史仍是聯繫人類心靈的引綫。

第二位學生是通過大氣電波介紹自己繪畫創作時,重新思考中學所接受的美術史教育如何薰陶和影響了自己的學藝歷程,「Miss當時上堂,時常一輪嘴咁講美術史,唔多唔少都記得些。」其實我更想提示他:我們對藝術創作和理論系統的學習、文化融和的藝術培育,在不同文化和歷史的研習過程中,可以讓我們學會尊重差異、認真分析、尋求真相和認識自己。每段人類歷史和每位真誠的藝術家,都能為後人提供不同的指引,因為這是人類生命的默契!最好的藝術教育在於培育人的同理心,否則不易明白不同文化歷史背景和代入創作者狀態,也不易掌握不同媒介的審美系統。

學習歷史的目的,除了要學到借古鑑今,還應該學懂放下必然的角度,以彼此尊重的心態去體悟不同的時代和生命。如是者,在進入另一個生命時,自然有所體驗,也學會感恩,能自由地穿越不同時空和生命,達至移情作用,提升美感人生。如果我們仍然相信教育在培育孩子追尋「真美善」,拓展各自真正潛能,發揮分享的意義,我們便應該把藝術視為通識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科目。在浩瀚的人類文藝史內,仍有無盡待發掘的養分,期望大家都能還每個生命體真實面貌,還孩子追求潛能自由發揮的學習氛圍,還校園彼此關愛的成長情境。電郵:[email protected]

劉瑩
作者為香港美術協會會員和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講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月13日教育版專欄「 學與教」,原文標題為〈藝術史讓人學懂謙虛和感恩〉。


延伸閱讀:

由STEM變STEAM 以藝術教育加強創意

視藝師語|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節2021

視藝師語|黎明從藝82載展覽後記

視藝師語|視藝回到從前談理想

視藝師語|當代藝術在M+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