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掌握疫情資訊 先分析後轉發

2022-03-09 12:23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每天總有一些令我們感到彷徨、焦慮的消息通過電話屏幕展現出來。本着「同舟共濟」的精神,我們往往也本着一份關懷,將網上收到的最新「有用資訊」轉發給有需要的親友,希望在疫情中與他們同行。然而,這些資訊都是「正確」的嗎?

筆者早前通過不同的網上群組收到一則有關申請疫情援助計畫的誤傳訊息:雖然該訊息有指明出處,但當中的文字與計畫內容並不相符,最後數以百計的不合資格家庭「誤報」了計畫,令計畫整體的審批進度大大減慢。看見親友陷入窘境,富有惻隱之心的我們或許會「急他人所急」,在未經「查證資訊」(Fact Check)下便盡快將資訊轉發。不過,這樣做可能會弄巧反拙,影響身邊人。

因此,我們要掌握查證資訊的方法,讓我們能真正「雪中送炭」。首先,我們應了解資訊的來源,以判斷相關內容是否屬實。我們可善用各平台的搜尋引擎,通過關鍵字或圖片搜尋等功能找相關的綫索。不過,即使我們發現公信力較強的媒體也有發布相關的資訊,也要留意資訊來源是否可靠,尤其標記來源為「網民」及「有消息指」,便要更為審慎判斷;我們亦可繼續查找發布源頭,以了解原作者有否更新相關言論或已作澄清。

第二,我們要慎防成為「標題黨」,只留意標題而不細閱內文。為提高網站的點擊率和引起社會關注,傳媒和資訊發布者或會採用「吸睛」的標題。由於標題字數有限,所以往往未必能全面指出論點和相關細節,以助公眾全面了解內文全部重點。再者,標題或會出現「誤導」的情況,如沒有明確指出發生事件的國家、是個人言論還是機構的官方訊息,因此,我們不能單靠標題掌握資訊。

疫重天寒,人情仍暖。我們收到資訊後,不妨多行一步,「先主動分析,後轉發資訊」,讓他人真正得到適切支援。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黃筠媛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3月1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原文標題為〈掌握正確資訊 有效幫助身邊人〉。


延伸閱讀:

疫下家庭困獸鬥 容易造成負面情緒 社工:切忌吸收過量抗疫資訊 
 
親子溝通|覺得子女「讚唔落口」? 社工:家長應練成每日一讚 

親子溝通|當孩子請你食檸檬 社工:家長應聆聽孩子的聲音 
 
青春期|孩子凡事順從卻暗藏危機? 專家:可能不懂與大人溝通 

港媽呃女兒出席朋友聚會 漠視其感受 社工:只會種下親子不信任的種子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