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價值觀教育增「孝親」「團結」 「關愛」擴展至「仁愛」

2023-12-15 11:59

教育局昨向全港中小學發信,公布將「孝親」及「團結」納入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加強國民教育。
教育局昨向全港中小學發信,公布將「孝親」及「團結」納入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加強國民教育。

政府積極推行價值觀教育,教育局昨向全港中小學發信,指為配合《愛國主義教育法》及今年度《施政報告》的愛國主義教育舉措,新增「孝親」及「團結」至現行的《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並將首要價值觀和態度由「關愛」,擴展至「仁愛」,加大力度推行國民教育工作,「厚植家國情懷」。有中學校長表示,目前學校談及團結時多以愛校為出發點,建議學校講述中國偉人事跡,讓學生認識其對民族以至世界的貢獻。

本報記者

政府積極推行價值觀教育。
政府積極推行價值觀教育。
當局昨向中小學發信,指將「孝親」及「團結」納入課程架構。
當局昨向中小學發信,指將「孝親」及「團結」納入課程架構。
當局解釋,孝道是「促進家庭和睦的根本,維繫社會和國家穩定的根基」。
當局解釋,孝道是「促進家庭和睦的根本,維繫社會和國家穩定的根基」。
連同原有的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守法等,首要價值觀將由目前的10個增至12個。
連同原有的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守法等,首要價值觀將由目前的10個增至12個。
此外,當局亦將首要價值觀和態度由「關愛」擴展至「仁愛」。
此外,當局亦將首要價值觀和態度由「關愛」擴展至「仁愛」。
當局建議,學校可設置「一生一服務」校本獎勵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清潔、義工服務、協助相關機構照顧流浪動物等。
當局建議,學校可設置「一生一服務」校本獎勵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清潔、義工服務、協助相關機構照顧流浪動物等。

 

教育局2021年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當局昨向中小學發信,指將「孝親」及「團結」納入課程架構,以配合在下月1日施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法》及今年度《施政報告》的愛國主義教育舉措,「立根中華傳統文化,厚植家國情懷」。連同原有的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守法等,首要價值觀將由目前的10個增至12個。


有助厚植家國情懷

當局解釋,孝道是「促進家庭和睦的根本,維繫社會和國家穩定的根基」,故教導學生以禮和真誠的心照顧父母和長輩,並愛惜自己,以積極樂觀的心過活以免他們擔心,學習「知恩感戴、飲水思源」;至於團結精神,則提升家庭、學校、團體和民族凝聚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元素,教導學生不以個人利益和喜惡待人行事,凡事從群體福祉出發,先公後私。

價值觀教育活動推行兩年漸見成效,九龍真光中學校長李伊瑩表示,現時學校亦自覺宣揚孝道和團結精神,「一般學校都有意識去做,不是大家第一次聽的東西。」惟後者多強調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民族凝聚力則鮮有提及。她認為,學校可講述中國古今偉人的事跡,引導學生討論,建立愛國情懷,「通過人物的生活和工作,學習他們為國家群體而努力的精神。」她舉例,其任教的學校曾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平,讓學生認識內地學者對世界的貢獻。


建議講述偉人事跡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校長蔡世鴻則指,兩項價值觀均屬中華傳統文化,學生宜從小學習。他表示,教學時須融合現代化的觀念,非讓學生一味仿效古人行為,並鼓勵學生將孝道精神付諸實行,例如向父母致送心意卡或聖誕卡,表達謝意,「學生甚麼都不做的話,就算熟讀廿四孝的故事又如何呢?」未來亦可善用獎勵計劃增強學生的參與度。

此外,當局亦將首要價值觀和態度由「關愛」擴展至「仁愛」,引導學生持守仁德,抑制自己使言語行動合於禮,凡事推己及人,藉此建立和諧友愛的校園和社會。當局建議,學校可設置「一生一服務」校本獎勵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清潔、義工服務、協助相關機構照顧流浪動物等。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