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家庭男生克服障礙考入中大 冀當老師或社工助弱勢社群

2024-08-29 06:30

聽障家庭男生克服障礙考入中大 冀當老師或社工助弱勢社群
聽障家庭男生克服障礙考入中大 冀當老師或社工助弱勢社群

本港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支援日益增加,不過,健全的「聾人子女」在聽障家庭長大,他們的學習需要或會被社會忽視。「聾人子女」王皓文是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之一,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曾因媽媽是聽障人士而難過,媽媽亦未能給予他許多學習及升學上的支援。隨着他的思想逐漸成熟,他將媽媽的情況視為發憤讀書的動力,最終順利考入中文大學。他希望畢業後成為老師或社工,幫助弱勢社群。

記者 鍾綽盈

 18歲的王皓文為「聾人子女」,母親為聽障人士,而他與父親同為健聽人士。
18歲的王皓文為「聾人子女」,母親為聽障人士,而他與父親同為健聽人士。
王皓文指,他的母親為一名先天聽障者,雙耳中至深度聽障,需要佩戴助聽器。
王皓文指,他的母親為一名先天聽障者,雙耳中至深度聽障,需要佩戴助聽器。
王皓文是本屆文憑試考生之一,他考獲26分。
王皓文是本屆文憑試考生之一,他考獲26分。
王皓文將於新學年入讀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
王皓文將於新學年入讀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
他表示,當媽媽得知他獲大學錄取,雖然她不太了解文憑試,但她「知道(我)能上大學就很開心」。
他表示,當媽媽得知他獲大學錄取,雖然她不太了解文憑試,但她「知道(我)能上大學就很開心」。


18歲的王皓文為「聾人子女」,母親為聽障人士,而他與父親同為健聽人士。王皓文指,他的母親為一名先天聽障者,雙耳中至深度聽障,需要佩戴助聽器,他們平常多以文字溝通。由於母親的聽障狀況及教育水平,有時他需要花更多心思去理解母親的意思,並習慣她使用的倒裝句和特殊表達方式。


視作發憤讀書動力

王皓文是本屆文憑試考生之一,他考獲26分,地理科考獲5*,旅遊與款待科更考獲5**,將於新學年入讀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他透露,媽媽現時從事清潔工作,雖然她有聽力困難,但反而成為他的動力,激勵他努力讀書。他表示,當媽媽得知他獲大學錄取,雖然她不太了解文憑試,但她「知道(我)能上大學就很開心」。
  
新學年即將開始,問及對大學生活的期望,王皓文希望擴闊人際網絡,還有「讀得開心」。他笑指「最好多一點獎學金」,讓他可以分擔媽媽的負擔,他期望日後投身社會後,可帶媽媽去旅遊,讓她體驗更好的生活。
  
王皓文表示,現時他與媽媽關係十分好,甚至比與爸爸的關係更要好。但原來他小時候曾因為媽媽而難過,「為甚麼媽媽聽不明白(我的話)?」但隨着自己成長,思想逐漸成熟,他再沒有這個念頭。他相信,「我在這個家庭就會有我的作用」,甚至可以豐富他的成長經歷。
  
雖然王皓文的家庭有些不同,但他認為聽障母親從來都不是「障礙」,反而帶給他一種「使命感」,期望日後可幫助弱勢社群。他甚至認為自己出生於聽障家庭是「好事」,讓他學會代入不同人的角度。他希望畢業後成為老師或社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通過自身經歷為社會帶來更多正能量。


「聾人子女」常被忽視

王皓文的媽媽早前曾就兒子的學習情況及升學出路,向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求助。該會輔導中心主任簡綺鑾指出,「他們(聽障父母)不是被(社會)抽離的」,聽障父母都想以第一身知道子女學習及與別人相處的情況,而不是只能委託他人參與家長會。她希望能強化聽障家長角色,「聽障父母除了是被照顧者,也是照顧者,照顧子女的角色。」
  
簡綺鑾續指,社會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提供不少幫助,但「聾人子女」為健聽人士,因此常被社會忽視,她期望社會投放更多資源,為「聾人子女」的學習及升學提供協助。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