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無國界|人道救援30年 回顧無國界醫生 香港發展
2024-10-16 12:00
回溯至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正值越南船民潮,位於白石、石崗等幾個難民營共收容了數以萬計越南船民。無國界醫生向難民營內的船民提供人道救援數年後,決定在香港成立辦事處,讓組織的救援工作能更有效應對東南亞地區發生的醫療人道危機。越南船民潮結束後,無國界醫生繼續在香港工作,實踐人道救援至今30年。讓我們回顧過去,看看無國界醫生如何在香港走過近三分一世紀,以及和香港人以至區內的各界人士,如何在醫療人道救援路上帶來改變。
加強國際化 讓港人參與更多
1994年夏天,當時無國界醫生在香港成立僅3個月,香港辦事處便展開了首個前線支援行動──安排一輛載滿緊急救援物資的貨運機,前赴非洲扎伊爾(現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援助逃避盧旺達大屠殺的難民。
無國界醫生隨後於199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人道工作獲進一步認可。但是,曾任無國界醫生(香港)總幹事的溫達德(Dick van der Tak)卻認為,無國界醫生雖在世界各地推行項目,但當年仍是一個以西方和白人為本位的組織,而香港則有能力成為平台,讓組織發展成真正的「國際組織」。
溫達德解釋:「當時我看到在香港,很多人都有能力為國際人道救援行動作出貢獻,我也深信無國界醫生必須加強國際化,讓來自這個地區的人參與更多。」
前線醫護從不停歇
踏入2000年代,無國界醫生的香港辦事處積極進行招募,鼓勵更多醫療和非醫療的專業人士參與國際救援。在2004年的南亞海嘯中,組織派出13名救援人員到重災區印尼亞齊省救援;在2008年的四川地震中,組織亦派出18名救援人員參與賑災,並捐贈醫療物資及數千個帳篷等。
天災、衝突一直不間斷,無國界醫生的香港辦事處在現正持續的羅興亞難民危機、烏克蘭戰爭、蘇丹戰事、加沙戰爭中,亦有派出救援人員支援前線。在2023年度,香港辦事處共派出131人次的救援人員前往世界各地,在提供醫療援助同時,亦提供物流、財務、人力管理等協助。
無國界醫生在香港
除了應對海外的危機,無國界醫生亦曾參與本港的醫療支援。2003年,「沙士」(SARS)肆虐香港,無國界醫生的香港辦事處曾籌集40箱防護衣,並捐贈醫管局,幫助紓緩物資短缺;組織亦動員逾百位醫科生、護士學生和本地醫生,在疫情期間舉辦41場醫學講座,並向長者和少數族裔等社群提供協助。
在持續逾3年的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大流行中,無國界醫生曾出動緊急團隊,與本地組織合作應對,包括向長者、清潔工、無家者、難民及尋求庇護者等弱勢群體,提供實證醫療資訊、免費和遙距醫療諮詢及支援,甚至符合衞生和感染防控要求的臨時住所,以減低他們的感染風險。在第五波疫情,組織更提供以人為本的疫苗接種計劃,並為本港多間院舍進行有關疫情應對能力的跨界別綜合評估。
一切由「山洞」開始
無國界醫生的香港辦事處起初成立時,僅聘有3名員工,捐款人亦少於100人。由於資金有限,組織當年僅可租用幼兒園舊址作辦公室,室內燈光昏暗,連公司電腦也是二手得來。有捐款者到訪辦公室大感意外,戲言辦公室簡陋得猶如置身「山洞」之中。
經過30年的發展,有賴大眾支持和認可,無國界醫生(香港)如今已是數十人的團隊,並在2023年度中,直接撥款2.6億港元支援約40個國家或地區的救援項目。
文章刊於中學學生報《S-file公民社會》2024年10月16日專欄「知識無國界」。
延伸閱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