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詠宜 - 生命學苑 Life Campus|津中樂道
2025-01-13 12:28
今年,我校迎來創校40周年,又踏入學校發展的新三年周期,正好讓我們反思學校教育。感恩團隊和我集思廣益,並肩探索學校未來發展之路。
常言道,學校教育只是一個讓學生為將來作準備的階段,忽略了它其實佔據了人生的四分一。
延伸閱讀:張豐 - 教育及職業博覽 應用學習新機遇|津中樂道
假若人生是一闕交響樂,第一章是學校教育,第二章是初出茅廬,第三章是享受成果,第四章是安享晚年,每一章都彌足珍貴。換言之,Campus Life(校園生活)一詞已不足以涵蓋學校在人生歷程中的意義,校園應該是Life Campus「生命學苑」。
學校作為Life Campus「生命學苑」,我們深信每位孩子「均可學習、奮發勵進、追求卓越」。我們的願景,是要幫助孩子在生命的第一章,建立The Completion of Tomorrow「黽勉今天,卓越未來」的人生信條。
為此,我們以三個向度,陪伴孩子經歷這人生第一章:
第一,每位孩子都可成為領袖。中一學生也能成為領袖,因此,我們為中一及中二學生創建「LSTLCW六大議會」平台,栽培領袖生、語文大使、STEAM大使、才藝大使、生涯規劃大使、關懷大使,讓學生成為樂於承擔、立己達人的青年領袖。
延伸閱讀:甄靄齡 - 學於社區 用於社區 共建友善社區學校|津中樂道
第二,每位孩子都可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栽培孩子成為「想學、能學、樂學、善學」的自主學習者。我們推進校本自主學習習慣模式(Preparaton - Participation - Reflection)「預習—參與—反思」的效度。預習方面,嘗試讓學生與老師建構課堂的學習目標;參與方面,讓學習「說得出、聽得見」;反思方面,深化反思習慣,探索適切自己的學習策略及目標。
第三,每位孩子都可成為心懷家國、樂為社群的世界公民。我們積極推動「世界教室領袖培訓計劃」,讓學生到訪世界各地,了解祖國發展,探索「一帶一路」、東南亞及歐洲等地,親身接觸各地文化,培養團隊精神和開放態度,對家庭、國家及人類文明持承擔精神,貢獻社會。
陸詠宜
本欄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校長。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5年1月13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