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廣場|益生菌治療呼之欲出 微生物組平衡研究日深

2022-03-01 10:15

以往人類對感染細菌,或者微生物感染,總有負面的印象。自從30年前,醫學界出現了衞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人類開始以為,微生物群不一定對人類有害處,甚至相反益處。

1989年,David Strachan提出嬰幼兒階段時常受到感染,可能有助預防「乾草熱」(Hay fever),兒童如早期減少接觸微生物,反而影響免疫系統自然發育,甚至沒有免疫的耐受性,導致過敏性疾病上升,所以過於潔淨,反不利人類成長。

近年,西方或者亞洲先進地區,過敏病如氣喘、過敏鼻炎、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AD)病發率大增。不少研究以為生活環境與過敏疫之間,有一定因果關係,過敏疫逐年增加,更與微生物組有關。

以異位性皮膚炎為例,包括特應性皮炎、過敏性皮膚炎、異位性濕疹(Atopic eczema)等疾病,全球兒童發病率約10-20%,成人也約2-5%,不少相信生活環境的改變,仍導致病發上升原因之一,推動近年的微生物組研究。

2008年,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設立「人類微生物組計畫」(Human Microbiome Project),發現了微生物組對人類健康的重要影響,而腸道微生物群組更是重要關連。

原來腸道的微生物群,調節了人類不少生理過程;包括新陳代謝和內分泌、免疫發育和調節、甚至生物合成化合物,包括了短鏈脂肪酸(SCFA)和神經介質等。兒童腸道微生物群的生態失調,更公認是多種慢性疾病的遠因,包括過敏,自身免疫失調,慢性代謝疾病,自閉及抑鬱等神經障礙,腸道易激和發炎等。

近年,有關腸道微生物組研究,有如雨後春筍,加上基因排序突飛猛進,人類對腸道微生物組與健康之間關係,開始有新理解。本港皮膚科醫生盧景勳是中文大學名譽臨牀助理教授,碩士時期追隨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徐國榮教授研究,後參與創立BioMed Technology,研究以腸道微生物作治療手段。

盧景勳說,近年的地區性研究和數據,發現微生物組(Microbiome)和不同地區人類免疫系統關係,加上了大數據分析,以改善微生物組平衡影響健康,漸漸成為趨勢。

微生物生態獨一無二

人類身體有大量微生物,不同器官的微生物組各異,其中兩個最重要系統,就是皮膚和腸道,而口腔、鼻和氣管也各有不同微生物組。

人類細胞與微生物比例,大約為1比1.3,每個細胞約有1.3個微生物,微生物數量比細胞還多,九成半則位於腸道,每個人微生物生態,都是獨一無二,有如指紋。

微生物系統從人類胎兒發育妊娠期形成,包括從母親微生物遺傳,生育是否順產,均影響日後系統發展,兒童三歲時,腸道微生物系統定型,更影響皮膚和其他疾病風險。

盧景勳說,從皮膚科臨牀治療濕疹經驗,人類皮膚的毛孔、表皮和汗腺,有大量細菌、真菌和病毒,甚至寄居毛囊和油脂腺內,不斷與皮膚內免疫系統溝通,以微生物所組成的防綫,其實對皮膚健康非常重要。

盧景勳表示,「人類不同皮膚位置的微生態和結構,都有所不同,解釋了部分的皮膚病,只出現於某一部位,如暗瘡不會生在腳底皮膚,牛皮癬則在會較大範圍出現。」

人類最重要的微生態系統,仍然是在腸道,腸道佔去7成的淋巴組織,擁有的淋巴細胞比任何免疫器官要多,包括B淋巴球和T細胞,不斷與微生態系統溝通。

微生態和免疫系統不用直接去接觸,有如無綫網絡可互傳消息,消息機制非常靈通,一旦腸道出現了微生物群失調(Dysbiosis),壞菌比例高,淋巴球處於作戰狀態,出現所謂「促發炎狀態」(Pro-inflammatory state),導致各種自身免疫性失調,包括皮膚問題。

九成疾病因微生態失調

近年,盧景勳的研究,鼓吹以人類器官角度研究微生物系統,因為人類器官各具功能,微生物組能製造部分人體不能自行產生的物質,包括腦部賀爾蒙和血清素;近年研究甚至認為,人類的9成疾病,可能與微生態失調有關。

盧景勳說,最近研究亦開始利用糞便移植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有不少臨牀研究顯示正在進行中。因此,以往有傾向利用益生菌去減輕敏感和皮膚濕疹風險。

近年皮膚科有不少非類固醇,免疫標靶以至抗組織胺的生物製劑,甚至以補充維生素D3,作控制治療濕疹手段,不過益生菌也漸漸成為潮流。

「以往的治療手段,往往集中『表皮屏障』(Epidermal barrier)和控制發炎,少從體質考慮,包括基因和環境互動影響。」

近代皮膚研究發現,以異位性皮膚炎的復發階段,不少是源起於微生物群的改變,從復發前到復發期(Flare),微生物群不平衡,而皮表的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比例,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期間飆升,研究又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Aureus愈多,復發程度更嚴重。

「研究發現非所有金黃色葡萄球菌Aureus都會導致嚴重發炎,某些菌株才應以抗生素對付,研究亦發現殺死所有細菌並非最有效,反而尋求微生物組平衡,才是治本之道。」由於皮膚微生態仍是功能性的單位,應要保持平衡,才能防止微生物群失調,重點保護皮膚。

據中大研究沙田醫院香港4月嬰兒糞便微生態,成功預測過敏風險,如雷白氏(Klebsiella)過多,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少,濕疹風險亦大增。盧景勳說,腸道微生態平衡與免疫系統有關,亦可能刺激免疫反應,導致發炎放大,所以治本之道,除了是飲食平衡和生活,調整腸道微生態,以益生菌、益生元和後生元去幫助平衡,亦可助對抗皮膚問題,近年發現中醫藥物也有機會影響微生態。

盧景勳說,益生菌研究持續多年,結果不一。短綫而言,傳統治療皮膚仍要靠建立表皮屏障和消炎,但研究顯示腸道微生態平衡,則可作預防,而是否以益生菌治療,取決於治療階段,適當益生菌,已獲證明有助預防,亦可作輔助。

未來,個人化治療和按不同體質,補充適當益生菌平衡微生態,可能是研究和治療方向。隨着大數據出現,不少疾病或健康問題,與微生態平衡關係愈趨明顯,以精準治療處方益生菌個人化治療,終有一日會成為事實。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