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人到中年易血壓高 中西醫防範之道

2020-09-17 17:41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高血壓病的發病率頗高,多見於四十歲以上患者,本病晚期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是腦血管病與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神經系統紊亂
  高血壓病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調節功能紊亂,引起持續性動脈血壓升高的慢性疾病,又稱原發性高血壓。如因泌尿系統、心血管、內分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高血壓,稱為症狀性高血壓或繼發性高血壓,須與本病區別。

慎察臨牀表現
  當在休息狀態或放鬆身體時,持續性血壓增高或非同日多次(三次以上)檢測血壓達到或超過正常上限,即常規血壓測量持續超過140/90mmHg,便屬於高血壓。高血壓病症狀輕重相差很大,輕者可無自覺症狀,常在體檢時偶然被發現。一般常見的症狀有頭暈、眼花、頭痛、耳鳴、煩躁、心悸、肢體麻木、失眠、健忘等。後期由於心、腦、腎等器官動脈硬化,可有相應的臨牀表現。若晚期形成高血壓心臟病,放射 檢查可見左心肥大。部分患者中、晚期可伴發冠心病,或在心臟擴大、心律失常的基礎上,導致心力衰竭。腎功能減退時,可有多尿、夜尿、蛋白尿、管型尿、尿比重下降等表現,進一步則發生腎功能衰竭。高血壓病引起的腦血管痙攣或出血,即為中風。

  腦血管循環障礙或水腫時,可使顱內壓升高,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昏迷驚厥等,即為高血壓腦病。高血壓病屬於中醫頭痛、眩暈等範疇,治療多以滋腎平肝、潛陽熄風為主。治療目的在於將血壓降至正常範圍,減少或避免腦、腎的併發症。

了解箇中病因
  中醫認為本病屬內傷病範疇。情志失調、先天稟賦不足、勞倦、飲食失衡等多種因素,均可導致本病。若長期精神緊張或惱怒憂思,可使肝氣內鬱,久鬱化火,以致肝火上炎;日久則耗損肝陰,下及腎陰,陰不斂陽,肝陽上亢而致本病;或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年老體虛,腎精虧虛,腎陰不足則肝陰失養、肝陽偏亢;或勞倦傷脾、脾失健運,致痰濕內蘊,或過食肥膩,損傷脾胃,痰濕內生,均可導致高血壓病中種種變端。

小心辨證論治  
  本病辨證當注意掌握以下三點,一是辨清病理性質,掌握陽亢與陰虛,標實與本虛的主次;二是區別病理因素,標實為主者,分清風、火、痰的主次兼夾;三是審察臟腑病機,本虛為主者,當辨別肝、腎、心的主次。

‧肝陽上亢
症狀:頭痛、頭脹、頭昏、眩暈、面紅目赤、口乾口苦、煩躁,或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平肝潛陽。
方藥:天麻 藤飲加減。
針灸處方:風池、太衝。酌情選配太陽、曲池、陽陵泉、行間。
穴方簡釋:足少陽膽經布於頭之兩側,足厥陰肝經上達巔頂,二脈互為表裏。故方中取風池、太衝,清泄肝膽火熱之邪,此為主穴。太陽配風池,潛陽而治眩暈頭痛。陽明經多氣多血,故配曲池以調氣血;又配陽陵泉、行間,以助泄肝膽實火。

‧肝風上擾
症狀:頭目眩暈、肢麻、筋惕肉、頭痛、耳鳴。舌質淡紅、苔白、脈弦細。
治法:鎮肝熄風。
方藥:鎮肝熄風湯加減。
針灸處方:風池、太衝、百會。酌情選配合谷、曲池。
穴方簡釋:風池為治療風證之要穴,與太衝、百會相配亦能清泄肝風。太衝和合谷相配,名為「開四關」,可平肝陽、調氣血、通經絡;取曲池以利關節,祛風濕,調氣血,亦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

‧肝腎陰虛
症狀:眩暈、耳鳴、健忘、目澀、口乾、五心煩熱、心悸失眠、肢指發麻、腰膝痠軟。舌紅、少苔、脈細弦或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杞菊地黃丸加減。
針灸處方:風池、三陰交、太溪。酌情選配百會、曲池、肝俞、腎俞、太衝。
穴方簡釋:肝腎同源,腎陰虧損可致肝陰不足,陰不制陽則亢陽上逆。方中取三陰交、太溪補益肝腎之陰,並配肝俞、腎俞滋補精血以固其本。取風池、百會、太衝以潛鎮肝陽,輔以曲池引血下行以治其標。

小心預防及護理
1. 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生活有規律,注意起居有常、勞逸適度。適當體育活動,如散步、練習太極拳、詠春等。
2. 保持樂觀開朗情緒,避免精神刺激,維持心理平衡,心胸開闊,遇事勿憂。
3. 避免高鹽、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飲食,並需要保證攝取足夠營養,戒絕煙酒。
4.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自灸足三里、懸鐘、曲池等穴。必要時以艾灸配合用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