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破葵涌工廈毒品倉撿市值4000萬K仔 藏潤膚霜內圖魚目混珠
2021-01-21 16:56
毒品調查科探員根據線報於前日突擊搜查葵涌梨木道一幢工業大廈單位,並於單位內檢獲61.91公斤氯胺酮(俗稱K仔),市值約3968萬。行動中警方以販毒罪名拘捕一名報稱是運輸工人的38歲本地男子。是次行動中檢獲的毒品收藏在一些潤膚霜內,目的是以魚目混珠的方式偷運到本港。
今次所檢獲的接近62公斤氯胺酮毒品相信是自2019年就單一宗供應予本地市場的毒品案而言為數量最多。以警方數字為例,今次案件比起上年最大宗案件的氯胺酮檢獲數量多近一倍。
毒品調查科(行動)署理總督察黃知雯指,毒品調查科人員經過情報分析後,1月19日晚上於葵涌梨木道一幢工業大廈單位下截查一名男子,並於該名男子佔用的單位中檢獲61.91公斤的氯胺酮,該名38歲姓蘇的運輸公工人涉販賣危險藥物被捕,警方相信他為販毒集團的要員之一。
警方其後於涉事單位搜查,發現單位內有大量紙箱,房間內亦有毒品的包裝工具,包括電子磅及封口機等。經徹查後,發現當中有1289個紙箱,其中52個紙箱含氯胺酮,每個紙箱再有6罐潤膚膏,毒品有膠袋及保鮮紙包裝,再放入潤膚膏的盒內,上面再加上膠蓋及封口以作掩飾。
現場亦有容器被發現藏有數百克的氯胺酮,相信是由潤膚膏取出,並準備重新包裝出售,現場亦有已包裝好的毒品。警方相信毒販利用黏性高的乳霜狀物質收藏毒品,即使運輸過程長,毒品亦不會有大變動,就算打開個亦察覺不到有異樣,從而避開執法人員的法眼。
涉事單位為一個300尺的工廈單位,並間了一間細房,房內藏有一些已處理的毒品及毒品的包裝工具,初步得悉,單位的租約去年年尾開始起租,但被捕人士並非單位租客,警方會繼續循此方向進行調查。被捕男子現正被扣查中,警方會繼續循毒品來源地、販毒集團的運作模式調查,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提醒,若發現業主容許租客於物業內進行販毒用途,單位會被封查,業主亦有機會面對刑事責任。警方表示,明白業主及租借中介於租借單位是未必可以即時知道毒販利用其單位進行販毒,但希望業主於選擇租客前首先了解清楚租客的背景、工作、生意等,才簽署合約。
如業主發現單位有異常,例如窗戶長期緊閉、貼了隔光紙、用電量異常地高,或長期有異味飄出等,業主可報警處理,預防自己被不法分子利用。
另外,毒品調查科(行動)警司鄒旺忠表示,留意到本地執法機關所檢取的氯胺酮數量有明顯上升趨勢,2020年1月至11月所檢獲的數字相較2018及2019年同期分別上升超過4倍及兩倍,總被捕人數亦有所上升。
警方亦關注到年輕人吸毒的問題,禁毒處顯示,本港於2020年首3季被呈報21歲以下的吸毒者中,吸食氯胺酮的人數大幅上升76%,本地科學研究亦指出,因濫用藥物而出現情況需要到急症室求診的個案中,涉及氯胺酮的人數為第二多,情況不容忽視。
警方冀各方幫忙呼籲及宣傳有關吸食氯胺酮的禍害,吸食氯胺酮不單止會傷害大腦,令肝臟及心臟機能受損,膀胱受損及萎縮的情況,令膀胱只有幾十毫升的容量,要經常去洗手間,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及社交生活。
鄒旺忠稱,在疫情下,各國封關的情況下,不法分子繼續利用貨運及層出不窮的藏毒方式將大批毒品一次過偷運到本港,繼早前利用食物,例如朱古力、榴槤、果汁、奶粉、咖啡豆及即食麵味粉等作為掩飾後,今次案件是首次發現不法分子利用超過7000罐潤膚霜藏毒,目的為掩人耳目避過檢查,警方會繼續密切留意毒品趨勢變化,並會與不同的執法機關加強情報交流以及蒐集,並採取一切積極措施打擊毒品罪行。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