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來港展出 譚鐵牛:香港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中大有可為
2021-06-26 15:03
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今日上午在會展中心舉辦,香港市民可近距離觀看月壤,了解國家航天科技成就。香港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出席揭幕儀式表示,這次展覽是在迎中共百年黨慶及香港回歸24周年上國家送給港人的一份特殊禮物,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港人的深切關懷與真情厚愛。
譚鐵牛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從製造不出一顆鐵釘、一枚火柴、一斤煤油到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從望空興嘆到讓「嫦娥」奔月;從轎夫馬車到高鐵飛馳;從只有普通動力輪船到擁有遠洋貨輪、核潛艇、國產航母等等。上天入地下海,科學技術工程,中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一步步見證國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巨大進步,見證著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
譚鐵牛表示,「這次展覽將進一步深切認識到中國科學家身上的寶貴精神。這種精神,最深沉的底色是愛國,最鮮明的特點是自強,最高尚的品質是奉獻。」中國近代以來的科學發展,都是於挽救國家危亡而起,因挺起民族脊梁而興,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正如院士戚發軔所說「最高尚的愛是愛國家」。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對於「國之利器」、「卡脖子」技術,中國必須摒棄幻想、自力更生。
譚鐵牛說,「這次展覽將讓中國進一步深切認識到香港科技界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中大有可為。」在此次「嫦娥」探月和「天問」探火的過程中,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和教授吳波帶領各自科研團隊作出了重要貢獻。香港科技界始終具有科技報國、科技強國的高尚情懷,國家科技事業發展則為香港科技界實現抱負、施展才華提供了最大舞台。
譚鐵牛相信,在未來國家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更多「香港智慧」、「香港方案」,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建設一定能為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增添新動力、注入新動源。
主題展以科學家精神內涵為框架,設立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主題的六部分展區,以及相關專區和專題,通過展示科學家使用過的物品、書信等實物,將「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等融入其中,立體呈現百年來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學救國,科技報國、興國、強國偉大事業的故事。
展覽含圖片310多張,近百件套實物,講述了160多位科學家的故事。展覽將於6月27日至7月9日向公眾開放,市民可以近距離觀看月壤,了解航天科技成就,感悟科學家精神。展出的月壤是2020年12月由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這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再次成功採集到月壤。
除基礎展覽和月壤亮相外,本次主題展還有三大特點。一是全方面展示嫦娥五號探月成就。展覽開闢專區展示嫦娥五號返回艙降落傘、月壤存儲器、表取採樣裝置實物,以及嫦娥五號著陸器、返回器、上升器、軌道器「四器合一」模型等;二是體現香港科技成就。展覽展出了香港愛國科學家和香港回歸後的科學成就等圖文資料;三是注重與青少年互動,嵌入了一套羽毛球機器人裝置等互動展品。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