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放寬海外港人醫生執業或成下一戰場

2021-09-01 04:30

陳肇始否認新修訂是「中門大開」,更重申基於公眾利益。
陳肇始否認新修訂是「中門大開」,更重申基於公眾利益。

  (星島日報報道)港府放寬海外專科醫生來港執業提出修訂,突然由本港永久居民擴展至非永久居民。港府消息透露,立法會討論有關修訂內容時,不少議員都批評相關修訂過緊,無法紓緩本港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要求放寬至非永久居民,甚至有議員打算提出私人修訂案。港府經過考慮後,與其由議員提出私人修訂案,倒不如由政府主動提出,將政策制訂權掌握在政府手中,更為可取。

  但今次修訂,是否就能解決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醫管局昨天表示,有關建議相信有助提升特別註冊制度的吸引力,讓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加入本港公營醫療體系。不過,醫學會會長蔡堅則認為難以評估有多少名專科醫生來港執業,因為本港公院工作量大,歐美醫生的平均薪金與本港醫生相若,變相吸引力不大。

  翻查資料,本港公院醫生職系薪酬中位數,每月收入十一萬五千七百四十港元,即每年約一百三十八萬港元;據美國醫學網站發表的薪酬報告,當地美國醫生的平均年薪約二百四十萬港元,高於香港;歐洲為例,德國醫生平均年薪一百二十七萬港元,與本港相若。

  除了薪酬待遇,是否合資格亦是另一問題。蔡堅指,引入非香港居民海外醫生要求持有認可專科資歷,但內地的醫療制度亦與本港有別,國內的院校及醫院未流行專科醫生制度,變相亦未必有大批內地醫生合資格來港。

  作為利益相關者的醫學界代表及組織,當然力主醫管局改善公立醫院的待遇及配套,減低醫生轉投私營市場,否則亦無法長期挽留他們在公營機構任職。不過,亦有政界人士指出,香港的問題是醫生不足,即使改善待遇亦不能解決。他們反而指澳洲、加拿大的醫生待遇都低於香港,香港若放寬執業條件,對於海外醫生會有吸引力。

  今次修訂,亦引申另一個問題,就是本港永久居民及非永久居民的執業待遇是否應該有所差別。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就認為,港府應該研究,進一步放寬海外受訓的香港永久居民執業限制,例如減少工作年限,以顯示永久居民與非永久居民的差異。他認為不少海外受訓的港人專科醫生,在海外執業多年,並享負盛名,這類人士未必無意返港,但因為嚴格的執業限制而打消念頭,若進一步放寬,應可吸納這些人才。

  若港府最終真的進一步放寬香港永久居民的執業限制,可能又會吸引更多海外港人醫生回流,紓緩醫生人手不足問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