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碳匯」年吸約1%總排放溫室氣體 10年種7090萬棵植物

2021-09-01 19:01

2019年香港碳匯的溫室氣體總吸收量為46.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為香港溫室氣體排放總量1%。資料圖片
2019年香港碳匯的溫室氣體總吸收量為46.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為香港溫室氣體排放總量1%。資料圖片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蔣麗芸提問時表示,城鄉郊野中的樹林等等能吸收及儲存大氣中的碳,是為碳匯,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扮演一定角色,2019年香港碳匯的溫室氣體總吸收量為46.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為香港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百分之一。此外,城市綠化可提升環境質素和美化景觀,令香港這個建築密度高的都市更為宜居。

黃錦星重申,在各項工務工程的規劃及發展階段加入綠化元素,例如新建政府建築項目須達20%至30%的綠化覆蓋率,而新建地面道路必須預留優質綠化空間,以及把種植元素融入道路構築物項目以改善街道景觀。政府亦積極在全港進行種植工作,過去10年共栽種約7090萬棵植物包括樹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然而政府沒有按綠化面積統計所栽種植物的資料。

政府計劃在2025年把零碳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所佔比例由現時28%增加至最多約30%至35%,讓香港能提早最多5年達到2030年的減少碳排放目標。然而香港要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便須使用更多零碳能源。政府會繼續致力發展本地可再生能源,密切留意新能源(例如氫能)的發展,並對所有可減少發電界別碳排放的方案持開放態度。政府會在今年稍後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全面制訂長遠減碳策略和訂立所需目標。

除了在新建政府建築物引入可再生能源外,自2017至18年度起,政府共預留了30億元在現有政府處所安裝小型可再生能源系統,至今已批出超過15億元進行130多個項目,當中約50個已經完成。這130多個項目包括轉廢為能項目、太陽能及水力發電系統,預計每年共生產約2 100萬度電。

政府會繼續積極在不同處所發展可再生能源項目。水務署在石壁水塘和船灣淡水湖推行浮動太陽能板發電系統先導計劃,為香港日後於水塘發展大型浮動太陽能板發電場收集實用的參考數據。此外,政府亦會在適合的堆填區發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堆填區氣體作發電用途和研究在堆填區安裝太陽能板發電系統,例如環保署正計劃在將軍澳的新界東南堆填區展開太陽能發電試驗計劃,為在堆填區發展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立基礎。

政府亦會致力發展更多轉廢為能設施,包括已啓用的T.PARK(污泥處理設施)及O.PARK 1(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以及正在興建和籌劃中的O.PARK 2(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和I.PARK(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環保署亦會與渠務署繼續合作在適當的污水處理設施將廚餘與污泥進行共厭氧消化,以提升生物氣體產量和本港整體的廚餘處理能力。

2019年香港碳匯的溫室氣體總吸收量為46.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為香港溫室氣體排放總量1%。資料圖片
2019年香港碳匯的溫室氣體總吸收量為46.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為香港溫室氣體排放總量1%。資料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