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20標準 港僅六達標
2021-10-05 05:30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觀鳥會發表《香港生物多樣性與保育之十年回顧》,比較二〇一〇年「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二十個標準,發現香港只有六個部分達標,批評政府未有把生物多樣性保育主流化,對非法開發生態資源的法律規管不足,以及未能在開發土地資源前處理補償及保育計畫,令過去十年間中華白海豚的數量銳減一半,水鳥數量及牛背鷺的巢數亦大幅減少。
報告顯示,本港六項部分達標的項目分別為「改革獎勵措施」、「保護區」、「生態系統服務」、「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畫」、「傳統知識」、「分享資訊及知識」、「從各方面調動資源」。觀鳥會副總監胡明川表示,在過去十年,本港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的面積佔總土地面積約四成,遠超全球目標的一成七,而規劃署近年收到的鄉郊違例活動投訴大幅上升三分二,反映社會對自然保育意識增強。
不過胡明川指,政府未能有效保護具高生態價值的地方,例如中華白海豚在大嶼山水域種群數量在十年間大減一半,估計是多項沿岸填海工程所致。此外,當局為發展公私營住屋,擬大量向農地和綠化地帶「開刀」,城規條例又不能杜絕非法放置廢料等活動,危害本地物種及生境,如貝澳淡水濕地正因南大嶼無法落實規管而持續被破壞。她重申,保育不止牽涉環境部門和團體,其他決策局及部門也有責任共同參與,呼籲勿各自為政,宜加強合作制訂保育政策,並邀請各持份者協商,將保育工作正式納入香港發展進程。觀鳥會又建議,政府可借鏡中國落實生態紅線、生態安全和其他環境政策的經驗,並為下一份為期五年的《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畫》打好基礎。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