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小說家獲文學諾獎

2021-10-08 04:30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古爾納昨日在英格蘭肯特郡坎特伯雷的住所,給記者拍照。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古爾納昨日在英格蘭肯特郡坎特伯雷的住所,給記者拍照。

  (星島日報報道)出生於非洲坦桑尼亞的小說家古爾納(Abdulrazak Gurnah),因圍繞「殖民歷史」和「難民經歷」的文學創作,昨日摘下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瑞典學院說,古爾納「毫不妥協但卻富有同情心地洞穿了殖民主義的影響,同時關注被夾在不同文化和地緣鴻溝間難民的命運 」。古爾納自己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即作為難民移居英國。英國文化協會評價稱,古爾納的作品,關注殖民主義和奴隸制的遺毒,如何影響移民的背井離鄉和身分認同問題。

  一九四八年出生的古爾納是史上第五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非裔作家。瑞典學院說,在古爾納的文學世界裏,一切都在變化,他的作品中有一種被知識熱情驅動的無休止探索。他從二十一歲時開始寫作,斯瓦希里語是他的母語,英語成為他的文學工具。古爾納獲獎的理由是他「毫不妥協但卻富有同情心地洞穿了殖民主義的影響,同時關注被夾在不同文化和地緣鴻溝間難民的命運 」。

  古爾納出生於桑給巴爾(現隸屬坦桑尼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作為難民移居英國,現為英國肯特大學英語系的退休教授。從八十年代開始,他陸續出版了十部小說和一些短篇小說,作品圍繞難民主題,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狀況,聚焦於身分認同、種族衝突及歷史書寫等,他展現的後殖民時代生存現狀,被認為具有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

  瑞典學院指出,古爾納來自印度洋上文化多元化的桑給巴爾島。在葡萄牙、印度、阿拉伯、德國、英國等多個殖民國的統治下,該島曾發生奴隸交易和各式壓逼。古爾納二〇〇四年為《衛報》撰寫的一篇文章中說,他在桑給巴爾島生活時沒有打算成為作家,但一到英國,一種「被遺棄的生活」之感將他淹沒。

  一九八七年,古爾納的第一部小說《啟程的記憶》出版。第四部小說《天堂》(Paradise)曾於一九九四年入圍英國布克獎,是他的突破性作品,他約於一九九〇年前往東非考察,之後便開始醞釀這部作品,故事主人翁受到西方文明衝擊而陷入天人交戰,並試從宗教經典中重拾信心,瑞典學院認為他刻畫不同文化與陸地間的隔閡,呈現殖民主義影響下的難民命運及其永不妥協的情操,並對其展現同理心。他最近期一部小說則為二〇二〇年出版的《來世》(Afterlives),延續了《天堂》的故事。

  英國文化協會官網評價稱,古爾納的作品關注殖民主義和奴隸制的遺毒,如何影響移民的背井離鄉和身分認同問題,有力地展現了社會中的「局外人」面臨的由種族、宗教、道德或社會差異造成的各類狀況。

  諾貝爾獎粉絲專頁在開獎兩個小時前曾發帖,分享一九九三年獲獎的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訊息,她是第一位獲獎的非裔美國女性作家,這樣的訊息被視為是一種暗示。諾貝爾文學獎過去曾頒給南非的白人作家,如一九九一年的內丁.戈迪默、二〇〇三年的約翰.庫切,南非以外的非洲作家則只有一九八六年的尼日利亞作家沃萊.索因卡、一九八八年的埃及作家納吉布.馬哈富茲得獎。

  古爾納將獨享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八百九十一萬港元)的獎金。因新冠疫情,今年諾貝爾獎得主將延續去年的方式,在各自所在國家獲頒相關獎項,而不是按傳統赴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參加頒獎典禮。今日挪威將公布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