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選西灣河舊區 調查業主重建意願
2021-10-18 04:30
(星島日報報道)市建局將「需求主導」概念融入「規劃主導」的市區更新模式之中,近年已在油麻地、旺角、深水埗、黃大仙、九龍城及港島東等多個舊區,展開了前期可行性研究。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在網誌表示,為試行新的「需求主導」概念,局方正在進行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舊區,挑選一個合適的區域作為試點。所挑選的區域需符合條件。經過多方考慮後,當局在港島東區的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範圍內,針對西灣河舊區一帶,向有關業主進行首個「市區更新需求先導調查」。
韋志成解釋,西灣河舊區的可行性研究範圍涵蓋東至柴灣道、西接英皇道的土地,面積約二十四公頃;而先導調查將針對分布在筲箕灣道兩旁樓齡超過三十年、合共約二百五十幢樓宇。挑選西灣河原因包括範圍相對油旺、荃灣和深水埗等地區研究為細,較易處理;涵蓋不同類型的樓宇,私人樓宇之間亦攙雜部分合作社樓宇、區內有不少老舊社區設施,以及未被善用的土地和閒置用地,如公廁、垃圾站和露天停車場等。
市建局已委託工程顧問,短期內向該區的目標業主發信,邀請參與今次的問卷調查。第一部分邀請業主填寫單位的基本資料、屬於自住、出租或空置。第二部分則是收集業主所屬樓宇的現況,包括是否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已聘請物業管理公司,以及是否有升降機、樓宇內有沒有劏房和失修等問題。當局亦會透過調查,了解業主對其單位或樓宇未來納入舊區更新方面的意見,例如是否希望重建,或進行樓宇復修工程等。
市建局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問卷調查,最快在明年展開詳細的數據分析工作,配合整個地區的可行性研究一併審視,並納入在規劃儲備內,進行更詳細的項目技術研究。至於暫時沒有重建需要的樓宇,市建局團隊將應用以「持份者」為本的推廣策略,加強有關業主對樓宇進行定期維修以至採取預防性維修的認知,延長樓宇壽命,減慢樓宇需要重建的壓力。
韋志成提到,市建局於二○一六年暫停接受「需求主導」重建的申請後,坊間誤以為已被取消。當局一直沒有放棄「需求主導」概念;當局就其操作進行檢討,旨在擴闊這概念的執行模式,令其更具規劃成效,一方面既滿足業主的需要,並能發揮更全面的市區更新效益,達致多贏。當局將盡快完成先導調查,總結經驗和執行細節,再作改善和優化,以便全面應用在明年展開的荃灣及深水埗兩個舊區規劃研究,加快市區更新的步伐。
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指出,筲箕灣道兩旁逾三十年樓齡樓宇,以住宅及商住樓為主,部分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建成,密度相對低,約六、七層高,相信重建及發展潛力較高。他說,筲箕灣道兩旁樓宇的高度限制是九十多米,若用盡空間及地積比,會帶來不錯亦合理的發展回報,日後或可提供中、大型單位。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