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說影響八十年代中國改革 經濟學家科爾奈逝世

2021-10-23 21:08

經濟學家科爾奈。網上圖片
經濟學家科爾奈。網上圖片

匈牙利經濟學家科爾奈(Kornai János)本周一(18日)在布達佩斯逝世,享年94歲。八十年代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他曾應邀到中國給與重要意見,內地學者指出:「他從根本上影響了一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者。」

科爾奈以「短缺經濟學」(Shortage Economy)聞名,他曾任哈佛大學教授。從上世紀50年代起開始,他對社會主義傳統管理體制下的經濟問題進行研究。他的著作《經濟管理中的過度集中》(1957年)、《反均衡論》(1971年)、《短缺經濟學》(1980年)、《增長、短缺和效率》(1982年)等,在經濟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經濟學家科爾奈。網上圖片
經濟學家科爾奈。網上圖片
科爾奈(前排右一)1985年9月出席巴山輪會議。(Adam Tooze Twitter圖片)
科爾奈(前排右一)1985年9月出席巴山輪會議。(Adam Tooze Twitter圖片)

改革開放初期,1985年,科爾奈應邀參加「巴山輪會議」,提出把經濟模式劃分為四類:直接的行政協調(IA),間接的行政協調(IB),自由的市場協調(IIA)和有宏觀調控的市場協調(IIB)。他指出,如果IA 模式是改革的起點,改革可取目標應當是 IIB。



內地媒體財經雜誌形容,他對改革目標模式的分析,打開了中國經濟學家的眼界,啟發了八十年代的中國改革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稱讚科爾奈:「為中國經濟學的發展和中國改革的推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養分。」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前任院長錢穎一教授表示:「科爾奈的思想和研究深刻地改變了全球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認識,尤其是從根本上影響了一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者。」
經濟學家科爾奈。網上圖片
經濟學家科爾奈。網上圖片

科爾奈在「巴山輪會議」後多次訪問中國,不僅介紹改革經濟學的最新進展,還對中國改革和體制轉軌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科爾奈還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優秀經濟學人才,包括:錢穎一、許成鋼、王一江、李稻葵等著名學者。

科爾奈的著作中以《短缺經濟學》最有影響力,他在書中提出的「短缺經濟」、「擴張沖動」、「父愛主義」、「投資饑渴」、「軟預算約束」等概念,在中國經濟學界掀起了「科爾奈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