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課程湧現 欠註冊制度師資成疑
2021-11-23 03:47
兒童遊戲治療近年成為熱門的治療方式,坊間愈來愈多機構開辦遊戲治療師證書課程,惟星島日報發現,部分導師欠缺註冊資歷,課程亦未獲國際專業組織認可,學員僅上課數十小時,便可獲取遊戲治療師證書,培訓質素成疑。有專業輔導組織指出,由於本港欠缺遊戲治療師註冊制度,治療師只能於美、英、澳等地註冊,認為本港應設有監管制度。有臨床心理學家憂慮,未獲註冊認可的遊戲治療師,或因敏銳度不足,而忽略兒童的精神健康,建議家長揀選服務時,多加留意遊戲治療師的資歷。
兒童成長初期,難以用言語表達情感,通過遊戲可助他們說出心聲。隨着社會對遊戲治療師求才若渴,記者近日於網上發現,市場湧現大量各式各樣的「遊戲治療培訓課程」。除了社福機構,一些坊間組織、非牟利團體均有開班授徙,惟課程內容、學習時數、師資等都參差不齊,有機構更聲稱可頒發證書,成為「註冊兒童遊戲治療師」。
收費4千 上課2天共20小時
星島日報追蹤到一家自稱為非牟利團體的協會,本月始完成公司註冊,但早在9月於網上發帖,招攬學生報讀兒童遊戲治療師證書課程,每人收費逾4千元。課程內容顯示,該班為中級班,以理論課為主,整個課程分2日進行,總時數為20小時。
記者佯裝報名向機構查詢,黃姓負責人稱,她們另設高級班,惟尚未對外公布,收費約6千元左右,賣點是可以提供一定實習時數,有別於市面其他課程,可滿足註冊要求。她補充,完成課程後可獲得其機構頒發的證書,至於要註冊成國際遊戲治療師,則需額外收費逾2千元,有效期為2年,課程由她親自監督。
黃姓負責人所指的國際遊戲治療師,隸屬於一個名為「國際遊戲治療專業委員會」的機構。翻查資料,該會與另外兩個機構「香港職工教育及職業培訓協會」及「香港培訓師中心」有關,上述兩機構報稱同一地址,記者遂順藤摸瓜上門了解。
「政府沒認可,自然有人會認可」
不願具名的負責人表示,國際遊戲治療專業委員會於去年成立,與他們為屬會關係,強調是香港組織,與英美等外國遊戲治療協會無關係,反與內地辦學團體有合作,惟未有正面回應有關資格能否於內地或香港市場執業,「我們的作用,是讓你完成我們的課程後,得到一張證書,因為政府沒有認可。」
負責人明言政府沒有機制可循,故自設制度,稱有參考國際及內地相關制度,「如果政府有,我們就會跟政府。」被問到有關導師師資背景,對方未有正面回應,「要看誰認可,香港政府沒有認可,自然有人會認可,或者他們本身有博士、心理學學位等這類認可。」對方指,註冊後的治療師身分限期2年,續期須再付款,主要為保障註冊者私隱,「他們有機會轉行,或不希望資料保留。」
據委員會公開資料顯示,他們將職業界定3個等級,分別為準註冊兒童遊戲治療師、兒童遊戲治療師、兒童遊戲治療師講師。考獲有關資格,分別只須完成不少於20、70、130個標準學習時數及考核及格。兒童遊戲治療師則只須完成24小時的實習時數,並接受兩次督導,與國際標準大相逕庭。
英美澳註冊資歷要求較高
翻查資料,美國、英國或澳大拉西亞等地的國際專業組織,對註冊遊戲治療師的訓練時數亦各有要求,其中美國遊戲治療協會(APT)要求註冊遊戲師須在2至7年內,完成超過150小時的遊戲治療課程,同時擁有350小時遊戲治療的直接服務經驗。英國遊戲治療協會(PTUK)則要求註冊遊戲治療師,必須完成450小時的臨床監督練習。
事實上,坊間一些專業遊戲治療證書課程已獲國際專業組織認可,香港專業輔導及顧問協會是其中一員。協會總監李小姐指出,有關課程除了獲APT認可,亦由APT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任教,當學員修畢課程後,如欲成為註冊遊戲治療師,須符合APT的要求,如具備臨床心理健康相關的碩士或更高學歷,「除了學歷要求,亦須擁有精神健康專業牌照,如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社工等執照。」
每3年須提交持續進修證明
據APT資料,所有註冊遊戲治療師每年均須更新其認可,並每3年提交一次遊戲治療持續進修證明。該會亦將註冊遊戲治療師名單上載網站。在英國,PTUK亦要求註冊會員每年更新會員資格時,必須提交臨床管理(質量控制)及持續專業發展的證明。
Kids Soul遊戲室創辦人兼英國註冊遊戲治療師王婷欣留意到,近年愈來愈多機構開辦不同類型的遊戲治療課程,惟界綫較為模糊,「只為興趣的話問題不大,但若要註冊或提供服務,便需要更專業的知識。」她表示,接受遊戲治療的兒童或青少年,大多在情緒及社交方面能力較弱,具備兒童心理學技巧的治療師,有助了解小朋友的需要,從而提供輔導。
具備澳大拉西亞註冊遊戲治療師資歷的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認同,遊戲治療與心理學相關,需要基本心理學認知,以了解小朋友成長狀況。惟她知悉,坊間有些遊戲師課程,對象為一般大眾,毋須精神健康相關的背景,部分課程亦不被APT等國際專業組織認可,教學質素及其認受性亦存疑,「上完30小時的課程,就去教小朋友。」
敏銳度不足 易忽略幼兒精神症狀
梁重皿擔心,當小朋友患有精神疾病,但治療師因對精神健康欠了解,或敏銳度不足,而忽略其情況,有機會對小朋友造成影響,「如果我們發覺小朋友有思覺失調症狀,不會為他提供遊戲治療,因為這可能影響他本身的精神情況。」故她建議,家長揀選服務時,多加留意遊戲治療師的資歷,至於有意修讀遊戲治療課程的人士,亦應報讀獲國際專業組織認可的課程。
有APT註冊資格的業界人士亦質疑,坊間聲稱的「治療」只涉及一些遊戲技巧,如同Play Group般,擔心導師使用不當的治療方法時,不但傷害小朋友心靈,亦耽誤孩童學習情況。
記者 林紫晴 陳家榮
原文刊《星島日報》「每日雜誌」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