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商家「蠱惑招數」推銷 配方奶粉宣傳亂象多

2022-05-17 07:35

港府於一七年頒布守則,建議奶粉商不應就供三歲以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推廣。
港府於一七年頒布守則,建議奶粉商不應就供三歲以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推廣。

為了維護母乳餵哺及為嬰幼兒提供安全及足夠的營養,政府在一七年頒布守則,建議奶粉商不應就供三歲以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及相關產品,進行任何推廣活動,但因是自願性質,不設罰則。惟相隔近五年,配方奶粉銷售手法依然進取,甚至被認為是導致本港母乳餵哺率偏低的其中一個元兇。《星島》採訪多個當初有份爭取規管的母乳哺育組織,回顧近年改變,並逐一拆解奶粉宣傳的「蠱惑招數」,如何誤導新手媽媽。關注組織強調應立法監管,才可阻止誤導性推銷。

記者 林家希 關英傑

《香港配方奶及相關產品和嬰幼兒食品的銷售及品質守則》實施多年,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日前發表網誌,指政府致力推動母乳餵哺,當中提到,過於進取的配方奶銷售手法,被認為是導致本港母乳餵哺率偏低的因素之一。奶粉商有多取巧?《星島》邀請不同組織,拆解近年奶粉宣傳常見的「蠱惑招數」。

含益生菌奶粉 低溫沖調難消毒

「他們只是轉用其他誤導手法,宣傳仍然鋪天蓋地。」自然育兒網絡聯合創始人Vicky直言,奶粉商誤導宣傳不減,反映守則缺乏約束力,其主打的不同成分,實際母乳亦有,「科學已證明母乳有超過四百種營養,但當配方奶凸顯某成分時,很容易讓人誤解是母乳缺乏的。」

母乳哺育組織發現,不同型號的奶粉罐印刷近似,家長容易混淆。
母乳哺育組織發現,不同型號的奶粉罐印刷近似,家長容易混淆。

她提到,奶粉商改變了策略,知道近年母乳備受推崇,就聲稱其產品是「母乳親和」和「接近母乳」等,「市面奶粉最多只有六十至七十種營養,而且是人造的,如何與母乳接近?只為誤導消費者配方奶可取代母乳。」而部分聲稱有益生菌的奶粉,為了不讓益生菌死亡,建議以攝氏四十至五十度水沖調,遠低於世衞建議的攝氏七十度,「無法為奶粉消毒和殺菌。」

世衞建議在嬰兒出生後首六個月以全母乳餵哺,六個月後加上固體食物輔助,並可持續餵母乳至兩歲或以上,但據今年他們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指,媽媽愈多接觸配方奶廣告,愈傾向相信母乳的質量會隨時間下降。Vicky便說,曾接過有媽媽查詢,知道有奶粉商以「六個月後營養不足」,誤導對方以為需轉飲奶粉。她強調,一旦讓嬰幼兒飲配方奶,媽媽的母乳會隨之減少。

聲稱獲最多醫護推薦

愛嬰醫院香港協會委員葉麗嫦醫生解釋,母乳餵哺是一種供求現象,媽媽的乳房實際產生一種壓抑母乳製造的物質,當嬰兒飲更多配方奶,減少服用母乳,乳房自然會製造更少的奶,最終只會惡性循環,媽媽奶量愈來愈少。

國際母乳會(香港)輔導員、國際認證哺乳顧問曾慧敏醫生坦言,現時很多配方奶聲稱的功能,實際沒有科學證明,很可能是奶粉商做簡單電話調查後,便聲稱具備相關功效,而不少廣告指其產品「獲最多醫護人員推薦」,意圖將配方奶理想化,但相關配方她卻前所未聞。

她提到,部分奶粉商將旗下所有奶粉的外觀,採用同一種設計,並為供三歲以上幼兒使用的產品作宣傳廣告,「很多媽媽因為產品外罐相同而混淆,以為宣傳的是供三歲以下嬰幼兒使用的奶粉。」

守候健康院吸客 假關心實推銷

奶粉商多年來積極與懷孕婦女和嬰幼兒的媽媽接觸,不惜派員在母嬰健康院和醫院門外守候,以試用裝吸引對方登記成為會員。Vicky曾向當中員工了解,獲悉奶粉商職員知道健康院哪天會安排新症,每拿到一位母親的聯絡方式都會有額外收入,「所以非常進取。」她稱,奶粉商收集會員的姓名、電話、地址和預產期後,會安排自稱「姑娘」的人,不時致電噓寒問暖,實際是推銷,稱有產品可改善對方現時面對的問題,可寄樣品給她試試。

過去,奶粉商亦舉辦實體講座,以換片墊、奶粉袋和沐浴用品等禮品包作招攬,近年受疫情所限,多改為視像形式進行,但送禮策略依然不變,更由專人送遞上門。葉醫生指,疫下部分產品聲稱有可增強抵抗力的母乳寡糖,又以「上呼吸道和腸道免疫能力增加七成」等作噱頭,若仔細留意,產品底部有較小的字體,解釋相關母乳寡糖非來自母乳,而是以真菌等其他方式製造,「根本無法與母乳相比。」

媽媽奶粉增奶量功效成疑

近年,奶粉商也推出不少給媽媽飲用的奶粉,國際認證哺乳顧問馮慧嫺醫生提到,有奶粉商推出專給孕婦飲用的奶粉,目的是讓孕婦潛移默化,在分娩後選用同一品牌的配方奶粉給寶寶飲用。Vicky也說,近期發現連續有數位KOL(網絡紅人),以同類的方式為某聲稱可助長母乳的奶粉宣傳,均稱用了產品後奶量增加,「但成分中無任何一種被證明有相關功效。」

隨處可見的廣告,更影響媽媽的親友。葉醫生提到,不少親友看到廣告後,誤以為奶粉比母乳更有營養,每當看到媽媽較為辛苦之際,主動建議以奶粉替代母乳,「很多時候是好心做壞事,為媽媽帶來很大壓力。」

守則乏約束 盼立法管制

據了解,當初政府一而再、再而三讓步,令「法例」變為「守則」,很大原因與奶粉商「企硬」有關,強調香港奉行自由市場,經近五年爭論後,敲定出「閹割版」的自願性守則,令多個推動母乳哺育的組織感失望,尤其眼見多年來問題仍然存在,逐漸心灰意冷。

曾醫生慨歎,「涉及利益的事,一定有人反對。」Vicky直言,現時已反映守則效果不足,希望政府立法管制,質疑奶粉商在其他已立法監管的地區,一樣「生存」得很好,「無理由在香港就不行!」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也建議政府立法規管,尤其是有關營養和健康的聲稱,而社會各界亦需做好教育,增加女性對母乳餵哺的認知,以及公眾對配方奶粉推廣的了解及警覺性。

全文刊《星島》「每日雜誌」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