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滯港發泡膠箱爆煲 廢物轉運站瀕癱瘓
2022-06-09 07:45
第五波疫情下,全港各區出現發泡膠箱圍城的另類風景,在內地仍未解除回收禁令下,本港仍要自行處理每日由內地供港菜蔬衍生的四十八噸發泡膠箱,近日有食環署外判司機大吐苦水,指由於轉運站壓縮機老化殘舊,經常故障,導致他們每次將發泡膠箱等垃圾運到廢物轉運站處理時都大排長龍,輪候最長達九十分鐘,嚴重影響運送量及導致被食環署警告,直言「轉轉車都漫長等候,無時間食飯,無得去廁所」。有工會建議,當局延長轉運站開放時間,並更換老化機器,解決問題。記者 關英傑 林家希
前綫司機阿強受聘於食環署外判承辦商,負責將食環署轄下街市的垃圾運到環保署的廢物轉運站,經處理後再送到堆填區堆填。他指,近月每次去到轉運站都要排長龍,浪費寶貴時間。他受訪時十分勞氣,「試過喺沙田轉運站排四轉車,第一車由排隊尾到離開轉運站,用咗八十分鐘;第二、三及四轉車,雖然時間短咗,但每轉都要等足六十分鐘,浪費生命。」
每轉車等個半至三小時
另一名司機黃先生亦不滿,「轉轉車都要漫長等候,無時間食飯,無得去廁所,簡直非人生活。」他指出,進入廢物轉運站後,需於入閘磅橋磅重,核對用戶及車輛資料後,再按指示進入站內傾倒廢物。當完成後,垃圾車會通過出閘磅橋以計算已傾倒廢物的重量及洗車,最後離開廢物轉運站,整個過程平均約半小時,不過問題出在進入廢物站前要長時間輪候。
黃指,第五波疫情大爆發,由二月起內地因檢疫考慮,拒收這些曾經運來香港的發泡膠箱,不少商販將發泡膠箱當垃圾丟棄,他們把發泡膠箱連同其他垃圾送去廢物轉運站壓縮,但過程中壓縮機經常故障,導致要停機維修,大大增加輪候時間,引致大排車龍。他憶述,最誇張是三月時,每轉車要輪候一個半小時,甚至三小時,形容「每次去轉運站就好似發噩夢」。現時疫情回落,但每轉車仍要等候四十分鐘,若當日較繁忙則輪候時間長達九十分鐘,過去曾有司機抵達轉運站後發現已關門,便在附近空地卸下發泡膠箱,形成環境問題。
體積太大卡機急停維修
廢物轉運站輪候需時,有食環署廢物收集承辦商曾遭警告,其中一家承辨商的職員稱司機及跟車員工每日疲於奔命,「食環署唔體諒,話我哋遲到,但遲到唔關我事,因為車隊去到轉運站都要排隊。」他指,食環署「無人情味」,自覺如三文治般夾在中間,公司士氣低落。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貨運車從業員分會副主任余國泰關注事件,他指經了解,導致轉運站大塞車的元兇正是發泡膠箱,因為發泡膠箱雖然輕但體積大,又極具彈性,當連同其他垃圾倒進壓縮機處理,在攪拌過程中發泡膠箱會慢慢摩擦加熱,形成半熔狀態,黏着其他垃圾廢物,導致壓縮機失靈。他補充,一般而言,經壓縮處理的垃圾會運往屯門稔灣的新界西堆填區,或打鼓嶺的新界東北堆填區堆填。
壓縮機老化嚴重勞損
發起民間自發回收發泡膠行動的「迷失的寶藏」項目總監李家銘指,另一個引致故障的原因是,當混和垃圾的發泡膠箱完成壓縮程序後,可能因體積太大無法倒出而要緊急停機維修。他續稱,現時環保署轄下七個廢物轉運站,所用的壓縮機都使用超過二十年,因長年操作本身已嚴重勞損,而且二月至今又要大規模處理發泡膠箱,更加劇故障問題,令輪候及故障問題更趨嚴峻。
業界促延長轉運站開放時間
發泡膠問題一直困擾本港,據環保署資料,現時香港每日有多達八十九噸發泡膠廢物被送往堆填區,但三月起內地發出禁止回收令,現時再有每日約十二萬個盛載蔬菜的發泡膠箱由內地運港,平均重量達四十八噸,這些原本可運回內地載貨的發泡膠箱,現時滯留本港,加劇環境問題。余國泰指,今年三月起環保署於全港最繁忙的西九龍廢物轉運站外設置冷壓處理站,安排經初步處理如已撕除膠紙的發泡膠箱進行冷壓壓縮,使之成為體積較小、可循環再造的物料。他指,這個冷壓處理站每日最多可處理兩噸發泡膠箱,而其他未能處理的發泡膠箱則多數直送堆填區填堆。
針對食環署承辦商司機長時間輪候的問題,余國泰曾於上月中與環保署商討,但因處理回收過程中牽涉食環署,他指暫未與食環署接觸,沒有進一步成果。他又建議更改七個廢物轉運站的開放時間,現時除離島轉運站是朝七晚六運作,其餘全部是早上七時半至晚上十一時半,缺乏彈性,他認為當局短期可延長開放時間至二十小時,長遠改為全日開放,增加處理量。環保署回覆指,已主動與相關部門及持份者協調,分流部分收集車輛離開較繁忙的廢物轉運站,並安排部分運載發泡膠廢物的車輛直接到堆填區棄置,又指透過漁護署提供可重用膠箱在四個批發市場試用,鼓勵源頭減廢。
要解決龐大的發泡膠箱數量,有環保業人士稱,當局把西九龍廢物轉運站外設置的冷壓處理站視為試點,若效果理想,未來可能會招標推廣至其他轉運站,希望增加回收數量。李家銘則指,若當局真的在各廢物轉運站外增設冷壓處理站屬好事,認為有助提高回收量,不過他進一步建議源頭減廢,在各食環署街市設冷壓處理站,即場處理棄置的發泡膠箱,以增加收集發泡膠箱再造原料,希望長遠可發展為本地的發泡膠箱回收再造工業。
全文刊《星島》「每日雜誌」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