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西九文化區中西雙劍出鞘 M+開啟國際視野

2022-06-15 07:11

香港故宮博物館整體設計,加入不少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元素。
香港故宮博物館整體設計,加入不少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元素。

香港建立一個傲視全球文化區的宏願,早於回歸前思構,回歸後落實施工,經歷數十年打造,西九文化區終於成形。媲美國際頂尖視覺藝術場館的M+去年十一月開幕,以其地標式設計和一流的策展向世界公告,西九文化區正式晉身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基建之一,加上今年年中開幕的故宮博物館,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以外唯一展出國寶級文物之地,確立香港肩負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責,同時彰顯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以來文化實力大升級。

M+去年11月開幕,儘管疫情之下,公眾對M+的熱情和喜愛未減退,迄今已有近七十萬人次(截至二○二二年六月二日)到訪。由發展概念醞釀開始,M+的定位是「超越傳統的文化機構」,集展示、對話、學習及消閒於一身,M+館長華安雅(SuhanyaRaffel)對《星島日報》說,M+團隊要建立一套讓港人引以為傲的博物館文化:「我希望M+對香港的文化發展有所建樹,培養大眾欣賞視覺文化,在未來數十年厚植本地創意領域的軟實力,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M+去年11月開幕。
M+去年11月開幕。

M+給人第一個深印象,是設計獨特的M+大樓-佔地六萬五千平方米,由世界知名建築事務所Herzog&deMeuron牽頭的團隊設計,外貌宏偉壯觀,布局通達開闊。大樓坐擁維港美景,刷新了香港的城市景觀。世界級的建築,加上館藏及來自國內外的工作團隊,成就一個全新的世界級文化項目。

逾8000件世界各地館藏

M+擁有逾八千件來自香港、中國內地、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館藏,涵蓋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等範疇,承載二十至二十一世紀的視覺文化。華安雅形容,M+是亞洲前所未見的全球性視覺文化博物館,「視覺文化跨越界別,涵蓋繪畫、雕塑、水墨、裝置、流動影像及數碼媒體等媒介,展示的作品包括建築繪圖和模型、平面設計標識、工業製成品、唱片封套、海報,甚至電子遊戲等。」M+最重視的是「積累一批能從香港的視角觀照世界的藏品,讓人由此了解視覺文化的全球發展」。

立足香港、放眼全球的,除了M+館藏,還有其團隊,華安雅本身在澳洲布里斯本昆士蘭藝術博物館負責開拓當代亞太館藏,而團隊其他成員的背景多元,負責策展、作品修復及保管、推廣等,如希克資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務主管皮力曾任職國家中央美術學院。團隊的陣容有助博物館發揮將香港與中外文化聯繫起來的重要作用。

加強連結海內外文化藝術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作為香港文化重鎮西九文化區的主要設施,M+的角色舉足輕重。華安雅說,博物館從多個方向加以實踐:加強連結海內外文化藝術單位、文化交流、善用科技及培育人才等:「我們非常重視與國內文化機構的交流,如多年來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緊密合作,更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M+亦設立希克獎,表彰在大中華地區出生或工作的傑出藝術家,提供平台向國際推廣他們的創作。」

華安雅強調,M+的收藏策略及策展方針均以研究為基礎,並把嚴謹學術精神奉為原則:「不同人看藝術作品,有不同觀點和看法。作為世界級博物館,我們以謙遜態度,聆聽不同意見或批評。公眾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欣賞藝術,有助保持良好文化創作氣氛,對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更為有利。」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