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防騙視伏器」融入轉數快 周日推行「可疑識別代號警示」系統 過數至騙徒前提示「高危有伏」
2023-11-23 00:01
網上轉帳為市民帶來便利,亦令騙徒有機可乘。警方公佈今年首9個月錄得的整體詐騙案較去年同期增加52.5%,當中至少有22000個「轉數快識別代號」被用作詐騙或洗黑錢活動。為協助市民識別騙案相關的轉數快帳戶,警方「防騙視伏器」將融入轉數快平台,推行「可疑識別代號警示」系統,若收款人的收款識別代號與「防騙視伏器」資料吻合,用戶使用轉數快過數前會彈出「高危有伏」防騙警示,提醒市民該筆轉帳是高風險行為,有關新系統將於周日(26日)正式推行。
相關報道:防騙視伏器|推出一年逾180萬次搜尋 來年首季將新增三大功能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警司鄭麗琪表示,今年首9個月整體騙案錄得29650宗,損失金額達49.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9444宗增加52.5%,已超越去年全年所錄得的27923宗、損失約48億元的數字,當中網上購物騙案較常見,錄得7153宗,而網上投資騙案的詐騙數額最大,涉及金額21.3億元。
另外,轉數快成為騙徒收取騙款的渠道,今年首9個月至少有22000個轉數快的識別代號被用作騙案或洗黑錢相關活動。鄭麗琪稱,騙徒會用不同藉口誘使受害人在轉數快平台上轉帳,例如網上購物騙案,騙徒假扮賣家聲稱出售貨物,受害人一旦經轉數快付款馬上受騙。
為協助市民進一步識別與騙案相關的轉數快帳戶,警方與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銀行公會、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以及提供即時轉帳服務和使用到轉數快識別代碼的44間機構,包括35間本地零售銀行和9間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合作,將「防騙視伏器」融入轉數快平台,共同推出「可疑識別代號警示」系統。
香港金融管理局主管(金融基建發展)黎巧兒介紹新系統,稱用戶使用轉數快轉帳時,如所輸入的收款識別代號,即電話號碼、電郵和轉數快識別碼等被「防騙視伏器」識別為「高危有伏」的資料吻合,代表警方曾收過舉報而懷疑相關資料與詐騙有關,就會在轉帳確認頁面彈出警示,提醒付款人轉帳前查證收款人是否可靠。
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鄧月容表示,「可疑識別代號警示」將於本月26日推出,配合參與的機構會在系統上作提升和改進,用戶不需要重新登記。
「可疑識別代號警示」與「防騙視伏器」擁有專線聯網,資料會每天不定時更新。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計劃於26日凌晨1時至早上11時提升轉數快系統,屆時會暫停提供轉帳服務。
鄭麗琪表示,經衡量可靠性後,「可疑識別代號警示」只會顯示有市民報案及經警方核實屬「高危有伏」紅色警示的識別代號,盡量為市民保留選擇權,並非強制禁止向相關的識別代號轉帳。
談及新系統成效,鄭說市民於實施初期或會對防騙警示不以為然,亦可能會向收款人求證,騙徒一定會用各種籍口游說繼續轉帳,因此呼籲市民見到警示後必需三思及停止轉賬,即使沒有彈出警示也不要掉以輕心,應仔細核對付款詳情和收款人身份是否可靠,以免被騙。
鄭麗琪總結,相信嶄新的防騙警示有助市民識別涉及詐騙的轉數快帳戶,並希望措施可達防騙效果,以減低受害人人數和損失,警方亦會持續跟進數據和檢討成效,以擴大系統的應用範圍。
記者 麥鍵瀧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