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新研究在維港海底發現35種珊瑚 證生物多樣性環境變好

2024-01-03 17:57

城大新研究在維港海底發現35種珊瑚。蘇正謙攝
城大新研究在維港海底發現35種珊瑚。蘇正謙攝

維多利亞港以海港景色聞名,但過往城市發展對海水及生態造成不少污染。香港城市大學一項海底生態系統調查在維港發現了35種固著性表棲生物物種,包括4種黑珊瑚物種、16種石珊瑚物種和15種八放珊瑚物種。其中,在佛堂洲海域發現了高密度扇貝。項目負責人、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荔稱研究揭示海港地區底棲生境的恢復潛力及海洋生態系統的修復可能。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助理鍾子浩表示希望研究能為政府和公眾提供維港海底生物地圖,方便日後的管理和進一步研究。 

研究負責人:維港海洋生態系統有修復可能

陳荔介紹,今次研究以約2年時間,綜合運用側掃聲納、水下相機、水下通訊與導航系統等多種技術手段,發展出一套近岸海底棲地測繪技術,透過結合圖片和地形繪製出海底棲地實景生境地圖,研究分別在維港兩岸的7個天然海岸線及5個人工防波堤進行。研究團隊確定了五個重要的底棲生境位置,分別為黑角頭燈塔、佛堂洲、魔鬼山、香港海防博物館和青洲。  

城大新研究在維港海底發現35種珊瑚。蘇正謙攝
城大新研究在維港海底發現35種珊瑚。蘇正謙攝
研究團隊透過多種技術,繪製出海底棲地實景生境地圖。蘇正謙攝
研究團隊透過多種技術,繪製出海底棲地實景生境地圖。蘇正謙攝
研究團隊透過多種技術,繪製出海底棲地實景生境地圖。蘇正謙攝
研究團隊透過多種技術,繪製出海底棲地實景生境地圖。蘇正謙攝
研究團隊透過多種技術,繪製出海底棲地實景生境地圖。蘇正謙攝
研究團隊透過多種技術,繪製出海底棲地實景生境地圖。蘇正謙攝
陳荔(左)稱研究揭示海港地區底棲生境的恢復潛力及海洋生態系統的修復可能。蘇正謙攝
陳荔(左)稱研究揭示海港地區底棲生境的恢復潛力及海洋生態系統的修復可能。蘇正謙攝

其中,團隊在佛堂洲發現了面積最大的底棲生境,面積約為10.42公頃,相當於14.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其次則是黑角頭燈塔,面積約3.25公頃,而在香港海防博物館的底棲生境面積最小,僅有約2.02公頃。他續指,研究在佛堂洲地區首次發現了高密度扇貝,研究人員亦觀察到了一些標誌性的海洋生物,如雙尾管海龍和青高海牛。 

研究團隊未來會建立網頁,公開海底地圖和發現的物種名單,亦會通過海事處船隻船長發放信息,提醒避免在珊瑚豐盛的地方作業,以免殺死珊瑚。 

研究團隊確定了5個重要的底棲生境位置。
研究團隊確定了5個重要的底棲生境位置。
研究團隊確定了5個重要的底棲生境位置。
研究團隊確定了5個重要的底棲生境位置。
研究人員在調查海域觀察到一些標誌性的海洋生物。
研究人員在調查海域觀察到一些標誌性的海洋生物。
研究人員在調查海域觀察到一些標誌性的海洋生物。
研究人員在調查海域觀察到一些標誌性的海洋生物。
研究人員在調查海域觀察到一些標誌性的海洋生物。
研究人員在調查海域觀察到一些標誌性的海洋生物。
研究團隊將建立網頁,公開海底地圖和發現的物種名單。
研究團隊將建立網頁,公開海底地圖和發現的物種名單。
研究團隊將建立網頁,公開海底地圖和發現的物種名單。
研究團隊將建立網頁,公開海底地圖和發現的物種名單。
研究團隊將建立網頁,公開海底地圖和發現的物種名單。
研究團隊將建立網頁,公開海底地圖和發現的物種名單。
鍾子浩指由於目前技術難以探測海底生物,陸地和海洋的生物保育有很大差距。
鍾子浩指由於目前技術難以探測海底生物,陸地和海洋的生物保育有很大差距。

鍾子浩指出,因目前技術難以探測海底生物,陸地和海洋的生物保育有很大差距。但此研究項目反映現時已可以依靠科技描繪水底地圖,未來可方便政府管理及進一步研究。前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院長洪華生表示,曾在1992年來港對維港沉積物進行研究,她指當時維港海水受污染嚴重,很高興見到在維港發現珊瑚群落,指這是維港環境變好的一大證據。 

記者 郭穎彤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