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安居樂︱學者指私人巿場發展不可行 倡納入社會福利 以較小規模發展
2024-08-04 08:00
長者屋模式能否推而廣之,關鍵在於尋求巿場平衡點。有專攻老年研究的學者認為,「長者安居樂」模式設計出色,應探討怎樣將經驗融入私人巿場,令住屋更「長者友善」,也可加強長幼共融元素。有經濟學者指,出售租住權屬於「對賭機制」,在人均壽命越來越長下,單靠私人巿場發展並不可行,倡納入社會福利政策,以較小規模發展。
或需政府提供部分資助 以起帶頭作用
港大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表示,「老友記」十分重視住屋內的長者友善設計,除室內安全,也要顧及輪椅出入是否方便等,長者安居樂在這些環節均很優秀。但項目供應量始終有限,故應探討能否將這些經驗擴展至私人巿場,「其實近年私樓發展商也開始思考能否將長者友善、環保等元素融入屋苑設計。」她相信,私人巿場會自行按需求調節,若無法直接套用長者屋模式,或需政府提供部分資助,以起帶頭作用。
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鄺志良指,長者安居樂令住戶更長壽是好事,但就經營模式而言,單位輪轉會因而減慢,令營運者更難回本。他認為,相關模式可作為社會福利政策的一部分,幫助有能力長者享受更好的退休生活,指「單靠私人巿場運作並不可行,租住權費太高,長者會轉為租私樓,剩下資金還可用來投資;若費用過低,又難以回本,最終巿場規模會相當細。」
長者屋一大好處是可更集中社會資源照顧長者。鄺志良指,房協的沙田乙明邨「松悦樓」項目也有類似做法,住宅下設有社區支援中心、長者健康中心等,令長者服務更集中。
樓瑋群認同,長者屋模式有助住戶結交年齡相若的朋友,擴大社交圈亦有利精神健康,惟隨年月過去,同齡友人逐漸離世,也可能對長者構成心理壓力,「社交圈中只有同齡人亦有隱憂。」她建議,可加強長幼共融元素,做到同一項目內兼具長者及年輕家庭單位,助老友記與年輕一輩互相扶持。
記者 趙克平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