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政商合作才可益助運動員

2024-08-15 07:00

李卓耀(右)近日指部份本港全職運動員月薪偏低,惹來各界談論。
李卓耀(右)近日指部份本港全職運動員月薪偏低,惹來各界談論。

巴黎奧運之後,羽毛球手李卓耀近日發言,表示部份本港全職運動員月薪只有約7,000多元,可能最好的一班人過得好幸福,但過得不好的人都好多,不少人因薪金問題放棄做運動員。

誠然,最頂級的香港體院運動員精英A+級可以拿到44,500月薪,但成年隊金額最少是7,130元,精英丙金額則是11,520元,中間是一大差距,難倒不少健兒。

目前香港體育界別,雜項運動員行舉國體制,並非市場制度。舉國體制集合政府資源栽培精英,國際賽、亞運及奧運成績是衡量選手標準。想運動員出成績,最少要10年甚至15年功夫,不少人過程中抵不住低薪離場,李卓耀提出13,000左右的標準當最低工資,也許初出茅廬頭3、5年的年青人尚可以做到,算是較合理做法。

全職領低薪難以生存

但如果接近30歲未有成績,運動員每月只得近10,000元怎能過活?這要求運動員自己判斷,若未能夠做到最頂尖精英,毅然放棄都是對人生負責。

舉國體制下,可能較易有運動員出頭。但如果換回純市場體制,政府不包底,運動員薪金由商界支持,講求速食的商界豈會長花時間大量栽培運動員等他們成長?幫助少數精英尚有可能,幫助大量運動員對於商界是強人所難。

政府、商界各有所長,問題是政府政策有否利好商界投資體育項目,從收益及社會發展層面着眼。想當年港英政府不批准煙酒贊助足球盃賽,缺少水喉及包裝馬上令足運受創,但後來有否任何政策鼓勵商界支持足運?沒有。單是講搞波當退稅講了很多年,卻未見有人爭取,大家一味着眼政府投放資源予體育界分餅仔,庫房難道是聚寶盆取之不盡嗎?吳家祺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