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不只「月餅賣不動」 金飾旅遊如淡季 經濟學家:消費降級未見底

2024-09-17 06:00

今年中秋不只「月餅賣不動」 金飾旅遊如淡季 經濟學家:消費降級未見底
今年中秋不只「月餅賣不動」 金飾旅遊如淡季 經濟學家:消費降級未見底

過往中秋及國慶假期一向帶動餐飲、旅遊、機票及酒店等行業發展,但今年內地卻陷入「月餅賣不動」的困境,最受外界關注一事反而是內地網紅「瘋狂小楊哥」在直播間售賣的「美誠月餅」涉嫌虛假宣傳。據內媒報道,「打折」和「低價」已成今年月餅市場的關鍵詞,主流月餅禮盒大多為60元以下(人民幣下同),部份酒店及知名品牌的約百元,而500元以上高端月餅禮盒基本已退出市場。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更在一次演講中坦言,內地「消費降級」遠未見底。

今年內地卻陷入「月餅賣不動」的困境,最受外界關注一事反而是內地網紅「瘋狂小楊哥」在直播間售賣的「美誠月餅」涉嫌虛假宣傳。
今年內地卻陷入「月餅賣不動」的困境,最受外界關注一事反而是內地網紅「瘋狂小楊哥」在直播間售賣的「美誠月餅」涉嫌虛假宣傳。
至於美誠月餅品牌運營方為廣州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該品牌有兩個月餅生產商,一個是廣州市美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個是佛山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
至於美誠月餅品牌運營方為廣州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該品牌有兩個月餅生產商,一個是廣州市美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個是佛山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
同時,中秋節「1元月餅賣瘋了」的消息登上熱搜榜。在內地電商平台上,出現了多款售價1元、重約50克的不同口味月餅,有網民嚐試後指味道還可以,但因其價格低廉,遭質疑是否有食安風險。
同時,中秋節「1元月餅賣瘋了」的消息登上熱搜榜。在內地電商平台上,出現了多款售價1元、重約50克的不同口味月餅,有網民嚐試後指味道還可以,但因其價格低廉,遭質疑是否有食安風險。
另有報道指出,訂餐量也不斷增加,例如海底撈(6862)內地所有門店已接到近5天的訂餐約8萬桌。
另有報道指出,訂餐量也不斷增加,例如海底撈(6862)內地所有門店已接到近5天的訂餐約8萬桌。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更在一次演講中坦言,內地「消費降級」遠未見底。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更在一次演講中坦言,內地「消費降級」遠未見底。

香港「美誠月餅」被揭廣州製造

綜合媒體報道,「三隻羊」已連續3年售賣香港「美誠月餅」,小楊哥亦曾指該月餅是香港高端品牌,裏面是黑松露,並由米芝蓮大師調製,近30天在短片平台銷售額更超過5,000萬元;不過,經多方查證多,「美誠月餅」被發現僅在港註冊相關商標,並無香港售賣點,而且實際運營方為廣州公司。

事實上,港人根本沒有聽過這個品牌,網購平台也普遍沒有這款產品。至於美誠月餅品牌運營方為廣州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該品牌有兩個月餅生產商,一個是廣州市美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個是佛山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此外,有網民指出,美誠月餅早前在淘寶與拼多多等平台售價為3盒59元,但在「三隻羊」售賣後,全部改價為3盒169元。

「1元月餅賣瘋了」登熱搜榜

同時,中秋節「1元月餅賣瘋了」的消息登上熱搜榜。在內地電商平台上,出現了多款售價1元、重約50克的不同口味月餅,有網民嚐試後指味道還可以,但因其價格低廉,遭質疑是否有食安風險。銷售人員則指出,「1元月餅」並不意味品質差,只是簡化包裝及採用基礎原料降低成本,很多公司均大量採購及送給員工,強調注重食品安全,每個生產環節都有嚴格的衞生標準。

餐飲消費較旺 搜索量增433%

另一方面,雖然月餅市場行情冷清,餐飲市場消費卻持續升溫。美團數據顯示,近一周「中秋餐廳」搜索量按周增長433%,「中秋」主題團購套餐訂單量更增長逾76%。另有報道指出,訂餐量也不斷增加,例如海底撈(6862)內地所有門店已接到近5天的訂餐約8萬桌。

黃金消費謹慎 商家增加優惠

黃金飾品方面,銷售人員指每到佳節,特別是中秋、國慶、春節等團圓時刻,需求往往會增加,但目前看來消費者還是較謹慎;不少商家則推出中秋優惠促銷,例如中國黃金的金飾每克減100至646元,部份小品牌的優惠力度更大,可達每克減150元。

機票按年跌價 酒店猶如淡季

今年中秋假期恰好在暑期與國慶之間,但許多熱門景點和酒店價格堪比淡季,而且毋須長時間排隊等候。攜程數據顯示,中秋假期境內機票單程含稅均價約770元,相比去年中秋及國慶前3日價格跌約25%;去哪兒大數據亦顯示,中秋假期酒店預訂前100目的地中,有3成與淡季價格持平,包括伊犁、常州、武漢、長沙等;途牛數據則顯示,中秋假期近40%的用戶選擇在當地、遠郊地區或周邊城市進行短途旅行。

企業降本增效 恐陷螺旋式循環

總括而言,內地中秋月餅、以至其他零售旅遊市場不景氣,或是受「消費降級」的影響。經濟學家付鵬在一次演講中就直言,內地消費降級遠未到底,並解釋指如果10年前人們工資是5,000元,今天來到了1萬元,那麼消費肯定是升級的;但現實情況是,過去10年前的5,000元收入,今天很大機會還是在5,000元左右,總之很難超過1萬元,就是大多數人所面臨的現實。

他又指,疫情後很多企業開始降本增效,首當其衝是降低人力開支,許多人失去工作,加上房地産的衝擊,信心和需求開始「雙降」,對未來收入預期大打折扣,連帶消費偏好發生改變。更重要的是,企業優化人手,導致員工繼續收縮,繼續消費降級,結果又導致企業收入及利潤下滑,只能繼續打價格戰、「玩內捲」,居民亦只能繼續收縮,最終令整個宏觀經濟陷入螺旋式循環。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