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筲箕灣耀興道山泥傾瀉修復難度高 路政署首次採用2大方法克服挑戰

2024-11-24 07:00

專訪︱筲箕灣耀興道山泥傾瀉修復難度高 路政署首次採用2大方法克服挑戰
專訪︱筲箕灣耀興道山泥傾瀉修復難度高 路政署首次採用2大方法克服挑戰

去年9月特大暴雨期間,筲箕灣耀興道一段道路因發生嚴重山泥傾瀉而全線封閉,經政府緊急修復後,今年3月和6月相繼恢復西行和來回方向的行車。路政署接受《星島》專訪時指出,耀興道山泥傾瀉規模龐大,受損天然山坡範圍面積近6,000平方米,相當於10多個籃球場的面積,加上山坡最高處達100米,且位置靠近民居,因此修復工作的綜合難度相當高。路政署針對今次工程,首次採用了2大新方法,分別是「玻璃纖維增強噴漿混凝土」,及在山泥傾瀉殘骸上鋪設金屬護網,確保道路使用者安全。

首次以金屬護網覆蓋山泥傾瀉殘骸

筲箕灣耀興道去年9月發生山泥傾瀉後,政府高層對善後工作高度重視,行政長官李家超與一眾高官於事發當日下午親自到場視察。路政署市區區域及維修組(市區)高級維修工程師許盛發表示,署方亦馬上調派人手和機械清理斜坡上的碎石,共清理約2,000噸覆蓋耀興道路面的泥石,以騰出空間安裝保護圍網及相關安全設施,並放置22個雙層貨櫃作為臨時屏障。

許盛發(左)及禤家愉(右)講述受山泥傾瀉影響的筲箕灣耀興道山坡修復情況。葉偉豪攝
許盛發(左)及禤家愉(右)講述受山泥傾瀉影響的筲箕灣耀興道山坡修復情況。葉偉豪攝
耀興道去年發生山泥傾瀉。路政署供圖
耀興道去年發生山泥傾瀉。路政署供圖
耀興道受損山坡範圍面積近6000平方米,山坡最高處達100米,位置太高無法按傳統做法使用重型機械施工加固。葉偉豪攝
耀興道受損山坡範圍面積近6000平方米,山坡最高處達100米,位置太高無法按傳統做法使用重型機械施工加固。葉偉豪攝
團隊繼續在已加固的山坡表面安裝金屬護網,並噴灑「玻璃纖維增強噴漿混凝土」。葉偉豪攝
團隊繼續在已加固的山坡表面安裝金屬護網,並噴灑「玻璃纖維增強噴漿混凝土」。葉偉豪攝
路政署用履帶式起重機,移除受損山坡面上的大石。路政署供圖
路政署用履帶式起重機,移除受損山坡面上的大石。路政署供圖

山泥傾瀉發生後翌日,水務署已全面恢復地下水管受到破壞的耀東邨大廈供水。同時,渠務署及水務署亦復修損毀的相關地下公共設施。路政署則負責為天然山坡進行緊急修復工程,工程需分階段進行,以確保工程人員的安全。署方其後於去年12月完成清理路面上的大石及沙泥,以及安裝防護設施後,隨即展開斜坡修復工程。

許盛發表示,首階段工程主要移除受損斜坡面上的大石,並加固較高位置的石坡面等,至今年3月23日,耀興道重開1條行車線供西行單程行車。其後次階段工程,包括加固山坡近路面的部分、鞏固山坡中腰部分的孤石,以及加固山坡頂部的巨石等,最終耀興道餘下一條行車線於6月30日重開,並同時重開耀東邨耀明樓對出的北面行人路。

受損山坡離地最高近百米

路政署市區斜坡組(港島)工程師禤家愉表示,署方在今次修復工程充滿挑戰,指以往發生於路旁人造斜坡的山泥傾瀉離地面高度一般不超過20米,而耀興道山泥傾瀉發生於離地面約60至100米的天然山坡上,加上從天然山坡沖至路上的泥石數量多且體積龐大,一些巨石尤如一架雙層巴士,承建商需耗費不少時間將巨石打碎才可清理。同時,受損山坡面上遺留巨石和大量碎石,署方先採用當時本港最大型、原本用於挖掘海床的履帶式起重機,清理山泥傾瀉殘骸較低位置的碎石,但起重機受其臂長所限,依然未能清理離地面高度超過30米的碎石。

禤家愉指,山泥傾瀉殘骸中部以上的碎石,由於位置太高,無法按傳統做法使用重型機械吊走或施工加固,最後署方採用新的「玻璃纖維增強噴漿混凝土物料」,由專業技工通過臨時搭建的維修通道上山噴灑。他指,這種新的噴漿混凝土能填充石與石之間的空隙,把鬆散的泥石結合成結實的石屎表面,防止鬆脫剝落。他續指,經噴漿混凝土加固後的位置會呈灰白色,然後再配合金屬護網鞏固,又指是次以金屬護網覆蓋山泥傾瀉殘骸以作保護用途,屬本地首次。

記者:趙克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