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筲箕湾耀兴道山泥倾泻修复难度高 路政署首次采用2大方法克服挑战

2024-11-24 07:00

专访︱筲箕湾耀兴道山泥倾泻修复难度高 路政署首次采用2大方法克服挑战
专访︱筲箕湾耀兴道山泥倾泻修复难度高 路政署首次采用2大方法克服挑战

去年9月特大暴雨期间,筲箕湾耀兴道一段道路因发生严重山泥倾泻而全线封闭,经政府紧急修复后,今年3月和6月相继恢复西行和来回方向的行车。路政署接受《星岛》专访时指出,耀兴道山泥倾泻规模庞大,受损天然山坡范围面积近6,000平方米,相当于10多个篮球场的面积,加上山坡最高处达100米,且位置靠近民居,因此修复工作的综合难度相当高。路政署针对今次工程,首次采用了2大新方法,分别是「玻璃纤维增强喷浆混凝土」,及在山泥倾泻残骸上铺设金属护网,确保道路使用者安全。

首次以金属护网覆盖山泥倾泻残骸

筲箕湾耀兴道去年9月发生山泥倾泻后,政府高层对善后工作高度重视,行政长官李家超与一众高官于事发当日下午亲自到场视察。路政署市区区域及维修组(市区)高级维修工程师许盛发表示,署方亦马上调派人手和机械清理斜坡上的碎石,共清理约2,000吨覆盖耀兴道路面的泥石,以腾出空间安装保护围网及相关安全设施,并放置22个双层货柜作为临时屏障。

许盛发(左)及禤家愉(右)讲述受山泥倾泻影响的筲箕湾耀兴道山坡修复情况。叶伟豪摄
许盛发(左)及禤家愉(右)讲述受山泥倾泻影响的筲箕湾耀兴道山坡修复情况。叶伟豪摄
耀兴道去年发生山泥倾泻。路政署供图
耀兴道去年发生山泥倾泻。路政署供图
耀兴道受损山坡范围面积近6000平方米,山坡最高处达100米,位置太高无法按传统做法使用重型机械施工加固。叶伟豪摄
耀兴道受损山坡范围面积近6000平方米,山坡最高处达100米,位置太高无法按传统做法使用重型机械施工加固。叶伟豪摄
团队继续在已加固的山坡表面安装金属护网,并喷洒「玻璃纤维增强喷浆混凝土」。叶伟豪摄
团队继续在已加固的山坡表面安装金属护网,并喷洒「玻璃纤维增强喷浆混凝土」。叶伟豪摄
路政署用履带式起重机,移除受损山坡面上的大石。路政署供图
路政署用履带式起重机,移除受损山坡面上的大石。路政署供图

山泥倾泻发生后翌日,水务署已全面恢复地下水管受到破坏的耀东邨大厦供水。同时,渠务署及水务署亦复修损毁的相关地下公共设施。路政署则负责为天然山坡进行紧急修复工程,工程需分阶段进行,以确保工程人员的安全。署方其后于去年12月完成清理路面上的大石及沙泥,以及安装防护设施后,随即展开斜坡修复工程。

许盛发表示,首阶段工程主要移除受损斜坡面上的大石,并加固较高位置的石坡面等,至今年3月23日,耀兴道重开1条行车线供西行单程行车。其后次阶段工程,包括加固山坡近路面的部分、巩固山坡中腰部分的孤石,以及加固山坡顶部的巨石等,最终耀兴道馀下一条行车线于6月30日重开,并同时重开耀东邨耀明楼对出的北面行人路。

受损山坡离地最高近百米

路政署市区斜坡组(港岛)工程师禤家愉表示,署方在今次修复工程充满挑战,指以往发生于路旁人造斜坡的山泥倾泻离地面高度一般不超过20米,而耀兴道山泥倾泻发生于离地面约60至100米的天然山坡上,加上从天然山坡冲至路上的泥石数量多且体积庞大,一些巨石尤如一架双层巴士,承建商需耗费不少时间将巨石打碎才可清理。同时,受损山坡面上遗留巨石和大量碎石,署方先采用当时本港最大型、原本用于挖掘海床的履带式起重机,清理山泥倾泻残骸较低位置的碎石,但起重机受其臂长所限,依然未能清理离地面高度超过30米的碎石。

禤家愉指,山泥倾泻残骸中部以上的碎石,由于位置太高,无法按传统做法使用重型机械吊走或施工加固,最后署方采用新的「玻璃纤维增强喷浆混凝土物料」,由专业技工通过临时搭建的维修通道上山喷洒。他指,这种新的喷浆混凝土能填充石与石之间的空隙,把松散的泥石结合成结实的石屎表面,防止松脱剥落。他续指,经喷浆混凝土加固后的位置会呈灰白色,然后再配合金属护网巩固,又指是次以金属护网覆盖山泥倾泻残骸以作保护用途,属本地首次。

记者:赵克平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