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人物誌|以民間智慧重塑城市 鄭炳鴻讓「家」更宜居

2024-11-25 08:15

香港建築師學會資深會員鄭炳鴻指,民居建築凝聚民間智慧,是真正「接地氣」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建築師學會資深會員鄭炳鴻指,民居建築凝聚民間智慧,是真正「接地氣」的可持續發展。

推土拆卸、重建華廈,每日在香港輪迴上演,建築師鄭炳鴻是「華南城市文化保育專家」,擅長將華南建築風格融入設計,於建築中保留傳統。師從已故名建築師張肇康,他難忘早年隨張老師到內地不同城市考察,由福建土樓到雲南少數民族村落,體會凝聚民間智慧的民居建築,是真正「接地氣」的可持續發展,啟發他重視人與建築的關係。未來,本港將推動多項社區重建計劃,他強調,城市規劃須有在地生活的公眾參與,才能實現共構、共建及共享的理念,兼容發展與保育,讓香港成為更宜居的家。 

現年61歲的鄭炳鴻,曾於港大及中大建築學院任教,今年剛退休。他透露,現正修讀教育的相關課程,希望未來繼續向公眾推動社區教育。大眾對建築師的形象,往往是坐在辦公室畫圖則、參與地產發展的「冷氣軍師」,但鄭炳鴻對建築及文化保育,卻另有抱負和理論,常常反思及探討建築師及建築的目的,強調建築物要因地制宜,樸實地滿足建築需求,建築師亦不要盲從跟風;作為學者,他提倡社區參與,更傾向多走出課室,接觸公眾。

重回油街實現的場地,鄭炳鴻發現不少市民融入這片城市空間,享受片刻清靜。
重回油街實現的場地,鄭炳鴻發現不少市民融入這片城市空間,享受片刻清靜。
鄭炳鴻重視人與建築的關係,提倡社區參與。
鄭炳鴻重視人與建築的關係,提倡社區參與。

兼容永續發展與華南文化保育

對被稱為「華南城市文化保育專家」,他謙稱是虛名一個,但承認對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景觀、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和民居建築,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建築有濃厚興趣。他指,這方面的興趣,啟蒙自1980年代修讀香港大學建築系時的老師龍炳頤及張肇康。他憶述,幾年間隨張穿州過省,考察過福建客家土樓、粵北金雞嶺村落、雲南納西族的土屋及白族傳統民居,發現這些傳統民居能夠擷取民間智慧「接地氣」,令他大開眼界,亦影響日後治學路向。

他補充,張肇康受現代主義啟發,致力為當代華人建築尋找出路,而張的作品堅守簡約及功能性原則,卻同時引入中國傳統建築理念,作品如台中東海大學校園及中環太平行大樓便兼具兩者。說建築理論也許太深奧,鄭指南方建築物料以磚土為主,陝北土窯則是在黃土高原建屋,正正體現因地制宜的理念,亦與現代建築講究取用在地材料的思維不謀而合。

現在事事求永續發展,但他指民間智慧早已默默實踐,他舉例,珠江三角洲地區常見的桑基魚塘,便顯示民間智慧的高遠。所謂桑基魚塘,是指村民於沖積平原圍壆挖土養魚,同時於塘基植桑養蠶,蠶的糞便成了魚糧,魚的排泄物又沉於塘底滋養塘泥,有助種植桑樹,形成一套循環不息的種桑、養蠶取絲及養魚的生態農業。

鄭炳鴻(左二)指,早年隨張肇康(右三)到內地考察,深受啟發。
鄭炳鴻(左二)指,早年隨張肇康(右三)到內地考察,深受啟發。

與社群對話了解需要最「接地氣」

至於他重視公眾的社區參與,則與他早年曾到意大利參加當時前衛的「國際建築與城市實驗室」項目有莫大關係。他憶述,當年參與的建築師都會走出課堂和工作室,直達現場與公眾和社群對話,了解其需要,來自不同國家的建築師再一起構思解決方案,他發現這才是最「接地氣」的做法,亦奠定他日後着重建築、城市規劃和公眾參與的理念。

訪問在北角「油街實現」進行,在這裏他曾推行「人樹地」計劃,與農夫合作種植10種、共100棵與香港地名有關的果樹。舊地重遊,他喜見種植區增添圓拱型鐵架,讓植物可以向上生長。走進這個偌大的城市空間,早有市民趁午膳時間到來,有人在草地曬太陽、有人在冷氣開放的油街涼亭閉目歇息、有外傭領着小孩於油街花園砌石,亦有人躺在椅子上小睡,構成一幅同一天空下,公眾共享片刻清靜的城市風景。

他憶述,在推動油街項目時,希望結合社群與學術,曾安排建築系學生進行3年駐場社區課室計劃,又舉辦一系列工作坊,藉互動、交流及整合3個階段,增加公眾及學校認識社區,探索「同理城市」的理念。鄭炳鴻亦曾參與啟德河活化計劃,當時他亦舉辦不同展覽、講座、工作坊及巡迴展覽,成功引起社會關注及討論,更有中學安排學生取水板化驗了解污染情況,進行專題探討。

鄭炳鴻策劃的「竹・地・人・和」生態竹亭,剛獲建築師學會頒發獎項。
鄭炳鴻策劃的「竹・地・人・和」生態竹亭,剛獲建築師學會頒發獎項。

以竹棚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鄭炳鴻另一研究重點是中國傳統民間技藝「竹棚」,由他策劃於西貢鹽田梓搭建的生態竹亭「竹・地・人・和」,近日獲「香港建築師學會主題獎—建築裝置、策展與展覽設計」。他稱,對竹棚的興趣亦受張肇康啟發,談起1991年隨張到石澳考察神功戲棚,當時對看竹棚一事感奇怪,但張解釋由竹枝搭建的神功戲棚,正是本港獨有的民間建築。他其後反思,竹戲棚正是民間自發籌款興建,當中涵蓋不同社群參與,令他醒覺這才是真正的民間建築,需要珍視。

他在策劃「竹・地・人・和」展覽時,除透過搭建揉合現代設計的生態竹亭,展現搭建竹棚的精湛技藝,亦舉辦音樂表演等不同文藝活動,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吸引公眾參與,藉此推廣傳統技藝。近年,他以探討香港及華南城市於都市更新過程,出現的文化認同及城市持續發展議題,撰寫書籍《重現華南人文景觀》,作為學術生涯一個註腳。

近年不少社區重建項目,都被指欠缺昔日的人文情懷,因為人和故事已隨拆卸湮沒,空餘一個沒了靈魂的地產項目。未來,本港將推動多項社區重建計劃,城市容貌勢變天,鄭炳鴻強調,「城市規劃須有公眾參與,才能實現共構、共建及共享的理念,讓香港成為更宜居的家。」

鄭炳鴻感謝恩師張肇康的啟蒙,近日陪同師母出席張的紀念展覽。
鄭炳鴻感謝恩師張肇康的啟蒙,近日陪同師母出席張的紀念展覽。

已故恩師張肇康 堅守簡樸追求完美 

早前,鄭炳鴻忙於為已故恩師張肇康籌辦展覽,盼讓公眾認識這位傳奇華人建築師。

張肇康早期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與已故建築大師貝聿銘同樣師承包浩斯創辦人葛羅培斯。鄭指,張的得意傑作,包括1950年代規劃及建築台中的東海大學校園,巧妙結合西方現代建築理論及中國傳統建築,而元朗錦綉花園亦出自其手筆。

上世紀80年代,張到香港大學建築系任教,鄭炳鴻曾多次隨他到內地考察。鄭憶述,大學3年級時因健康問題休學1年,期間到張的建築事務所工作,成為這位著名建築師的入室弟子。他稱,張堅守現代主義設計的簡樸無華,但同時追求完美,執着亦重視細節。他提到,看張老繪圖是十分享受的事,因為老師會細緻交代建築物的不同變化,一切瞭然於心。

他指,張老師名氣不小但無架子,常帶後輩如他一起吃飯,席間分享多年來於美國、台灣及香港的工作經驗,而張重視人文情懷,亦深深影響他。他稱,當年休學正值人生低潮,但在老師的建築事務所工作的360多日後卻令他涅槃重生。1992年,張肇康去世,終年70歲,鄭及一眾同學辦紀念展覽。前年是張的百歲誕辰,台灣當地亦辦巡迴展,上月鄭與黃錦星等老同學將展覽移師牛棚,展覽期至下月,揭幕當日一眾舊同學聚首,緬懷往事。

成長於東頭邨的鄭炳鴻,前年與父親及女兒回到啟德河過中秋。
成長於東頭邨的鄭炳鴻,前年與父親及女兒回到啟德河過中秋。

活化啟德河滿回憶 舊街坊重要里程

活化啟德河,是東頭邨舊街坊鄭炳鴻的重要里程,皆因昔日臭氣沖天的啟德明渠,正是他及小友的遊樂場,滿有感情。

啟德河,原名龍津河,上世紀20年代被修建成明渠;70年代新蒲崗工廠林立,污水源源流入,他還記得,當時大家都給流着七色污水的臭明渠,起名「彩虹河」。

2007年起,他協助推動綠化啟德河,更出任啟德河綠廊計劃的總監,坦言責任重大。今日,鄭炳鴻的東頭邨23座舊居已拆卸重建為高樓,他亦搬離舊地,惟令他自豪的是啟德明渠不再發臭,河中魚兒聚集,更吸引大小白鷺、蒼鷺及夜鷺來覓食。前年中秋節,他偕同90多歲的老父及女兒回到啟德河「賞月」,留下難忘回憶。

記者:關英傑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