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被忽略的照顾者:支撑家庭的童孩

2021-08-09 00:00

暑假尚馀不足一个月,学生们或趁着闲暇与家人到处游玩。但另一边厢,社会上有一批儿童及青少年,要在这炎炎夏日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每日料理家务、帮助残疾或患长期病的家人如厕、洗澡。他们往往不会开口求助,令社会难以发现。这些通常被称为未成年照顾者(young carers)的学生,在暑假依然要奔波劳碌。

儿童和青少年之所以当上照顾者,一般是因为家人患病或有身心障碍,使得他们要时常承担一系列的责任和角色。与一般家长训练孩子做家务比较,未成年照顾者需要肩负的责任更为繁复,例如要规律地为家人提供个人化与私密的照顾,包括协助对方服药或注射药物、替其洗澡、助其如厕和善后等。

即使他们并非直接照顾家人,亦往往需要兼顾多项家务,例如打扫整个居所、烹调及洗碗等,负荷量大,生活因而受影响,若其为家人付出的过程中缺乏支援,更会对其成长产生诸多限制。

照顾者尚未成年的现象,在某些国家已备受关注。日本政府在去年底至今年初,以网上问卷调查访问一点三万名初中及高中生,发现百分之五点七受访初中生及百分之四点一受访高中生表示「现有需要照顾的家人」,推算全国约有十万名未成年照顾者。

照顾家庭的重担,为部分未成年照顾者带来不良影响。他们可能无暇专注学业,缺席率以至辍学比例较高;他们又容易感到身心俱疲,忧虑被照顾家人的健康状况和个人的未来。在社交层面,他们缺乏可倾诉和分享的对象。有日本现代社会学学者警告,若社会对此不闻不问,当那些未成年照顾者无法坚持时,会反过来需要社会看顾。

香港也不乏需要支撑家庭的儿童及青少年。一篇一八年的报道揭露,因妈妈患有重度抑郁,当年十岁的晓晴(化名),除了上学,还要照顾妈妈和未戒奶的弟弟、提醒妈妈服药、煮饭打扫家居,甚至成为妈妈病发时的「树洞」,承受她的情绪。

目前,政府并没有研究本港未成年照顾者的情况。劳工及福利局已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团队,就长者和残疾人士照顾者的需要进行研究,预计今年内完成。理大回覆智经,是次研究只涵盖十八岁或以上的照顾者,当中包括十八至二十四岁的年轻照顾者,发现他们和其他照顾者的需要和支援,如学校及职场上,确有不同之处,详细发现则有待研究报告公布。

关于如何协助未成年照顾者,英国的经验或许能带来启示。当地政府主张儿童只应该承担合乎其意愿、年龄和能力的照顾任务,并同样有权得到相关支援与服务。地方议会对照顾者提供多项支援,例如托管服务或保母、派人帮忙做家务和园艺、安全抱起被照顾者的培训等。

地方议会会先派出社工,为未成年照顾者作评估,了解其照顾他人的能力和意愿、其教育状况、休闲机会,以及对个人未来的看法,并接触其父母或照顾者指定的其他人,再决定会否和提供何种支援。地方议会还可以同时评估照顾者和被照顾者的需要,以家庭为单位作出支援。

英国支援机制看似到位,惟当地教育局一七年发表的报告显示,英格兰大部分的未成年照顾者,仍然得不到任何支援,由于制度需要受助者主动提出申请,但如果这批年轻人不懂求助,也没有接触社福服务的途径,便无法获得支援。

令人担忧的是,孩子可能因对个人家庭状况羞于启齿,或习惯表现懂事去支援家人,往往隐藏自身需求,不会向他人倾诉以至求助,令社会容易忽略他们。

由此可见,若香港要建立健全的照顾者支援机制,设法识别未成年照顾者,将会是关键之一。英国教育局调查显示,未成年照顾者最常见的援助来源,是未成年照顾者支援计画和学校,反映学校是识别的重要渠道,需要在学校之中加强照顾者支援的宣传,培训教职人员和驻校社工辨别未成年照顾者的徵兆,从而接近他们,使其敞开心扉。

另外,香港居住环境挤逼,邻居天天碰头,如果社区能建立友好邻里关系,守望相助,均有利识别需要协助的未成年照顾者及其家庭。

未成年照顾者年纪轻轻,已经负起照顾家人的重担,其身心健康、家庭和学业状况等,值得社会分外关注。惟他们的困境,往往不易被社会察觉。官方首个照顾者研究将于今年完成,期望社会藉此了解本港的年轻照顾者,并为进一步分析未成年照顾者的需要,奠下基础,以助完善家庭支援制度,同时关顾照顾者和被照顾者。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