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机不可失!香港应建设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

2022-02-11 00:00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京都议定书》已经完成了从二○○八年到二○二○年的两个履约期限任务,从效果上看,其采取的「自上而下」强制减排政策是不够力度的,无法充分推动发达国家参与其中,弱化了公约的效力。《巴黎协定》将引领二○二○年后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性公约提案,其不主张采取绝对准则来规定硬性减排,而更强调「自下而上」,以一种激励,自愿的方式来推动。
疫情下仍录高速增长

国际间经过多年摸索,在二百多个国家的参与下,全球自愿碳市场发展已经有了阶段性进展,国家或经济体碳市场之间相互影响加深,自愿碳减排的市场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截至去年八月底,自愿市场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七点四八亿美元,比二○二○年增加了五成八,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经济下的市场增长,如在正常经济秩序下,增速将更加明显。

目前,自愿减排的交易形式并不是基于交易所,而是基于碳交易平台,诸如欧洲、美洲、澳洲,以及亚洲都有提供相关的碳交易平台,主要业务来自于期货合约和期权合约的衍生品交易。在自愿碳市场的项目类别方面,根据现有的国际机制和生态系统市场资料,碳信用主要源于八种项目类型,包括林业和土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农业、废物处理、运输、家用设备、化工过程/工业制造,其中林业和土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是成交的主要类别。

为实现《巴黎协定》和二○五○年碳排放的目标,以及港交所要求的ESG定期披露,愈来愈多企业已经开始自发性地设立自己的碳中和目标,企业会购买一些自愿减排量,来抵销无法避免的碳排放。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内需求还会进一步增长。基于香港碳市场现状,香港需建设一个专门的碳交易平台来进行规范管理。此外,依托香港全球金融中心的有力支撑,通过发展自愿碳交易平台带动的技术领域创新,如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等先进技术,为未来的自愿碳减排市场,提供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在香港设立一个全新的碳交易所,首先应具备全球视野,采用更具确定性的标准与方法,建立全球碳交易机制。一个全球碳减排标准,需要拥有更稳定的专案治理框架、更广泛的专案类型,一个并非需要特定地区政府允许才能被使用的标准(如CCER),才不会受强制碳市场政策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拥有长期交易的确定性。因此,建立有效的市场参与规则,对参与交易的品类减排量制定有效的市场定价,就可以鼓励更多港交所上市公司或者国际公司,通过香港的碳交易平台自由购买高品质的自愿减排量,来抵销企业的碳排放。
港府应出招 引导低碳金融发展

香港政府需要利用建设碳交易所的契机,促进低碳科技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进程,聚焦高质量,高价值碳汇,鼓励企业/机构参与资源减排,并可利用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来交易和流转可信的碳汇。政府亦应针对性为本地初创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措施,引导和支持低碳技术、低碳金融的发展,推动香港和大湾区成为下一代绿色氢能、CCUS等低碳技术的低碳科技企业孵化中心,从而让碳交易、绿色金融、绿色科技形成向实体推进的闭环。
叶广涛 
香港地球之友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