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私家医院 VS 自私医院?

2022-03-10 00:00

过去一个星期尽是心碎,每天都有超过一百人染疫死亡,累积超过二千人逝世,大多是老人家,其中包括身边朋友的长辈,这么远、那么近。

身在传媒行业,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阅报、听电台的烽烟节目,几乎每天都有染疫离世者家属的哭诉、或家中有长者在院舍染疫却不获救治或隔离的无助。但是公立医院已经逼爆了,连地下大堂也堆满了病人,又可以怎样?子女们痛失慈亲,哭诉父母亲枉死于院舍或公院地下大堂,一字一句,那种怨、那种恨,听者也感心酸。

笔者在想,有总共六千张牀位的香港十三所私家医院能拿出多一点牀位出来,或许起码有多些人得到救治,死的会少些?

笔者近日为要到私家医院打第三针疫苗,饮食小心、勤穿衣保暖,确保自己保持健康、无伤风感冒、发烧、喉咙痛;去到医院,量体温,正常;查问身体状况,过关;问有否与确诊有紧密接触,确定没有;却冷不防,因为笔者所住大厦过去十四天内有确诊者,而立刻被扫地出门,原因是他们「要保护医生」,而我要待大厦十四天内全无确诊个案,才可再排期打针。在这个满城疫症大爆发的时期,在这所私院我真能等到那打针的一天吗?我是健健康康去打针,需要这样「防」我吗?私院医生要保护,市民不需要保护吗?
拒收新冠患者 发烧拒门外?

迄今,染疫死亡的二千多人中,逾九成都是年迈长者,而重症而最后身亡的,逾九成是没打疫苗的。现在「一针难求」,笔者众多亲友排期打针大都排到四月底,现在才是三月,你叫他们怎会不担心。笔者在想,如果我们的私院可帮帮忙,派医护人手,助市民尽快打针,应该可减少重症、同时也可减少死亡风险。

全港有十三所私院,但截至三月三日,私院只提供一百张病牀接收非新冠患者;截至三月六日亦仅有九十名非新冠患者由公立医院转介到私院。近日多家媒体踢爆,大部分私家医院门诊不仅表明拒收确诊者,部分甚至连发烧病人也拒诸门外。直至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批评「私家医院不接收新冠病人,是有违白衣天使的使命」,本地私院终于「动起来」。

执笔之时,至少六所私院表示会为新冠患者诊症;有约五百张病牀的港怡医院称,将腾出五十张病牀接收公院转介的病人;养和医院表示将来或会接收更多公院病人。然而从目前私院愿意提供的病牀数量和服务来说,仍让人有「交功课」之感。
享低地价免税 应负社会责任

香港至少五所私院全部或部分土地是获当局低价或象徵式收费批出,甚至部分地契上有列明,必须提供一定数量低收费牀位予公院转介病人。而有十所私家医院属于慈善团体,可申请免税,在取得这些优惠之同时,是否应负更多社会责任?

当然私医规模及设备不一,难一概而论。若细私院牀位有限,未能接收更多患者,但起码可以提供场地及人手,加强接种疫苗服务;至于大型私院,食衞局前局长高永文早前提出,可考虑将个别私院部分或全部腾空,专门收治新冠患者,笔者举脚赞成!

世纪疫症当前,救人如救火,香港每一分的医疗资源都应该妥善运用,当局必须作出全盘检视,和有勇气「动用」这些资源,才可打赢这场疫战。
原姿晴
前传媒人,现任职顾问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