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重组政府架构 更好「对症下药」

2022-05-22 00:00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十七日审议并通过了重组特区政府架构的建议方案,期望自七月一日起实行,届时特区政府架构将变为「三司十五局」,九个归政务司司长统领,六个属财政司司长管辖,并且增设三名副司长。重组架构,是特区政府提升管治能力的需要,亦是对社会期望的回应,有利于让政府各项工作更为聚焦,发挥协同效应,强化施政,加强统筹不同政策局之间的协调工作。该重组方案被视为下届特区政府开启良政善治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下一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以结果为目标」施政理念的重要一步。

该重组方案亮点不少,当中尤其吸睛的是将运输及房屋局分拆,此举能够更好切合施政重点,让运输和房屋两大政策范畴获更专注的高层领导。一直以来,积压经年的房屋问题是香港亟需解决的社会深层次矛盾,加之运输业又是香港重要的支柱产业,两者同属一个政策局中,规模过大、工作繁重。运输和房屋,涵盖着千头万绪的相关事务,既有机场和铁路等等动辄几百亿元的大工程,又有涉及几百万市民安身立命的长远任务,这些「重中之重」的大决定,悉数交由一位局长总揽,处理起来显然无法左右逢源。
「告别劏房」快狠准

「告别劏房」不知何时方可成真,房屋问题仍然是制约香港社会发展的主要痛点,也会继续是下一届政府的施政重点。李家超多次表达对于解决房屋问题的决心,在政纲中作出承诺,上任后会优先解决房屋问题,力争缩短市民轮候公屋时间。同时,并提出新策,在上任后,新一届政府会成立由司长级官员带领的「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及「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以加快觅地效率及缩减建屋程式,目标非常明确,旨在「快、准、狠」地针对房屋问题对症下药。因此,架构重组后,房屋局得以分拆出来独立运作,能够更好地和上述提及的两个专班小组进行工作上的配合对接,专门处理房屋问题。例如,加快兴建公营房屋,协助市民尽快上楼;善用现有公屋资源,惠及有需要市民;对轮候多时的公屋住户提供及时的支援;丰富置业阶梯,令市民更可负担买房这一重担;密切监察私人住宅市场情况;督导新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与「香港房屋协会」等公营机构的联系等等。如此一来,房屋方面的工作变得尤为集中和具体,不仅有利加快解决的进度和效率,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也能让市民得到更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和保障,值得支持和肯定。

与此同时,分拆后,负责运输的决策局也改名为「运输及物流局」,不必再「一心二用」,可以专注督导和统筹多项香港内部和跨境交通的重大政策,配合政府施政重点。香港拥有各项引以为傲的运输基建,及先进可靠的公共交通网络,但作为国际大都会,本港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紧贴世界前沿,相关工作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北部新发展区人口急剧增长、市民出行习惯改变、私家车数目不断上升、市中心地区可供运输发展的空间趋向饱和,以及建造成本愈来愈高的情况,「运输及物流局」任重道远,未来香港须以崭新策略面对。
发展北都跨境连接

例如,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要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要引入大量的产业和人口,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是关键,必须基建先行。新架构中的「运输及物流局」,就能更好发挥其专业作用,挖掘北部都会区的地理优势及发展潜力,配合跨境铁路,设置新一代运输交汇枢纽,让市民在本港出行、往返大湾区时,体验舒适及无缝的交通连接,以适应香港长远发展需要。此外,「运输及物流局」的成立,亦有利于香港把握「十四五」规划和大湾区带来的机遇,着力针对发展航运产业以支持物流服务的增长,包括确保整个三跑道系统如期在二○二四年落实、全力推动建设「智慧港口」和发展高增值物流业和海运商业服务,以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今次特区政府的架构重组,既让各界看到了过去在架构设置方面的不足,也回应了香港未来发展的需要,是一次进步的、必要的调整。期待新架构实施后,能够促进各政策局聚焦解决问题,对各项香港发展的难点「对症下药」,并加强「三司十五局」的统筹和配合,提升管治能力,让架构中的每一位人才都能最大效能地发挥其优势,为香港发展注入更多动力,推动实现良政善治。
张学修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