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办网上工作坊 废木变艺术「大嘥鬼」

2022-08-01 00:00

原本需要废弃的树木,有的变成乐器(小图),有的化身成艺术品作装饰用途,如鼓励珍惜食物的「大嘥鬼」,延展「生命」活力。
原本需要废弃的树木,有的变成乐器(小图),有的化身成艺术品作装饰用途,如鼓励珍惜食物的「大嘥鬼」,延展「生命」活力。

(星岛日报报道)超强台风山竹四年前吹袭香港后,政府设立临时园林废物回收场,回收及循环再造塌树废物及其他园林废物,让香港树木以不同形式延续其使命。部分原本需要废弃的树木已有「归宿」,有的变成乐器,有的成为家具,有的甚至化身成艺术品作装饰用途,例如鼓励市民珍惜食物的宣传角色「大嘥鬼」,并散落于不同机构,延展「生命」。环保署高级环境保护主任赖峻杰表示,Y.PARK [林.区]运作后首年每日处理量三十公吨,而在疫情之下,中心亦转变策略,多办网上工作坊教育市民将园林废物转化成再生产品,冀随后每日处理量逐步增加六十公吨。
去年中投入运作的Y.PARK [林.区],位于屯门曾咀,毗邻新界西堆填区,旨在将园林废物转化成再生产品,为业界提供稳定的木料供应,促进重用、循环再造及升级再造,减少弃置堆填区及相关碳排放,力争于二〇五〇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路向。赖峻杰表示,疫情关系访客未必很多,于是他们转变策略,举办网上工作坊,教育市民将园林废物转化成再生产品。今年四月左右疫情缓和,于是重新开放参观,预约立即爆满,大受欢迎,他们亦主动到学校举办工作坊。

赖峻杰指出,Y.PARK [林.区]接收的园林废物中有四成是幼枝树叶,他们鼓励园林废物生产者在原地循环再用幼枝树叶为堆肥;有三成是树枝,适合作为木碎;有一成是粗大树干,可转化成木板及木方,可塑性较高;不幸地,有两成是沙石及垃圾,他们希望承办商尽量将垃圾分出来,以免影响回收工序。
减弃置堆填区及碳排放

就园林废物再造过程,赖峻杰表示,直径等于或大于三百毫米的树干,会被链锯切割成长度或形状较容易处理的「原木」,又或者被木材切割机、单片纵锯及横切锯切割至指定长度、宽度及厚度,转化成「木板及木方」,由乾燥设备进行烘乾。直径少于三百毫米的树干及树枝,会被木材破碎机破碎成不同大小的「木碎」,或由木锤磨机将细枝及木碎锤磨成「木糠」。

赖峻杰又指,再生产品的出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原木」,可被制成木家俬和艺术品及花园里的装饰品;第二类为「木板及木方」,可被制成木家俬、设施装饰及翻新、花园木栏;第三类为「木碎」,可作为种植用的覆盖物、堆肥用的膨松剂、养殖菇菌的基质、制造生物炭的原料,及过滤地面径流物料;第四类为「木糠」,可制成家畜睡卧用的底垫、塑合板、堆肥用的添加剂。

值得留意的是,部分原本需要废弃的树木已有「归宿」,有的变成乐器,有的变成家具,有的甚至变成艺术作装饰用途,变身成《惜食香港》运动的宣传代表「大嘥鬼」,散落在不同机构使用。市民日后在参观Y.PARK [林.区]、民安队圆墩训练营、环保协进会、振生园有机农场、蝶豆花园、「坚.农圃」、圣雅各福群会、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明爱东头长者中心,及仁济医院靓次伯纪念中学等地方时,也有机会寻找到这些本地园林废物再生产品的踪影。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