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共创明TEEN」助力青年上流

2022-09-06 00:00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提出四个工作小组,其中,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带领的「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直击当下香港青年痛点,一直是笔者最为关注的一项。该小组公布为期一年的「共创明TEEN计画」,透过「师友配对」、「个人发展规划」和「财政支援」三大内容元素,冀扶助二千名弱势群体家庭,尤其针对居于劏房的中一至中三学生,力求为其开阔眼界,建立正向人生观,力争上游。计画一经发布便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支持,笔者亦相信该计画对提升基层青年竞争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皆有所裨益。
1+1>2的协同效应
近年来,推动弱势社群摆脱跨代贫穷,以及提高香港青年上流机会是政府与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共创明TEEN计画」,重点提到了邀请社会各界人才,乃至奥运选手作为友师,向学生分享人生经验,协助学生订立个人发展目标,并为每位学员提供一万元资金培养理财观念;同时还为基层学生提供能力训练、兴趣选修、多元团体活动等个人素质培养环节。笔者看来,计画集「指引」、「提升」、「实践」三位一体,起到「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的效果,切中了跨代贫穷问题的症结所在。
此次计画的公布也绝非草率,从导师规格精挑细选、一比一师友匹配机制、计画内容丰富、社会各界配合与捐赠、资金资源的投入等方面,可见政府对基层青年发展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亦反映新一届政府在改善跨代贫穷,与青年上流问题上尝试创新。例如:计画中鼓励商界和专业机构提名义务导师、协办团体活动、提供「工作影子」机会等,展现出政府冀融合商界、民间、学界等多主体共同深入参与其中,互为合作的决心与意向。这样的多方参与模式,好处在于可透过不同群体形成互惠互助的合作网络,带来1+1>2的协同效应,最终推动计画的整体成效和可持续性,也为基层青年提供更多元的视野选择。
然而,计画名额仅二千个及为期一年,笔者认为覆盖范围与时间长度略有不足。政府或可考虑延长计画年期,涵盖学生1-3年的中学生涯。亦或如陈国基所言,在一年计画结束后,学员组成「旧生会」,以新老共携的概念延续计画的发展与影响。笔者亦建议考虑增加每名导师的学员数量到两名,同时引入更多社会赞助。
不仅如此,笔者认为日后若希望计画推行更加顺畅,政府亦需完善导师培训以及成果评估。笔者认为,政府更需建立实质的激励制度,鼓励导师所属机构提供便利与支援,而非仅仅依赖导师一己之力,方能取得成功。政府还应设立长效机制,持续追踪学员未来的变化,例如三至五年间的个人成长轨与阶级变迁,以此为计画的长远发展作出参考。
深耕细作 不可一蹴而就
解决跨代贫穷与青年发展问题,需政府与社会各界深耕细作,不可一蹴而就。提升青少年自身竞争力无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新一届政府在上台至今短短数月内,便发现问题症结并统筹推出如此大规模的计画项目,足可见其洞察力的全面与高效实干的施政风格。笔者希望,该计画未来能够持续成长,进一步惠及更多基层学生与家庭;同时,亦希望政府能够更好地融合社会各界去不断探索新路径,互为协作,共同助力推动解决跨代贫穷问题等社会议题,提升香港青年上流机会。
麦融斌
香港青年联会常务副财务长
深圳市政协委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