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福会引入机械手 登门助患者复康

2022-11-21 00:00

家庭福利会引入「希望之手」,帮助病患重获手部功能。
家庭福利会引入「希望之手」,帮助病患重获手部功能。

(星岛日报报道)香港家庭福利会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支援服务,近年陆续引进不少乐龄科技产品。机械手训练系统「希望之手」便是其中之一,用于手和前臂的神经肌肉康复,帮助中风或手部运动障碍的人士,通过运动重获手部功能。

家属赞免舟车劳顿更轻松

六十五岁周先生是家福会引入「希望之手」的首名用家。周太表示,周先生一○年左边身体中风,而手相比起脚更难康复,刚开始需要由工人姐姐帮他「拉下筋」,并要带他到医院做物理治疗,但政府资源始终有限,「做做下就话你毕业」。

周太指出,在物理治疗师的推荐下,去年十月份开始使用机械手后,一来「悭番啲人手」,二来也免于舟车劳顿,家中环境进行治疗也更加轻松,而周先生康复情况也有明显进步,由原本需要二十分钟才能将手绑到机械手上,到现在十分钟以内就能完成整个步骤。她笑言,「依家至少佢想食个叉烧包,都有只手可以搣下皮吖」。

物理治疗师:可提升专注力

家福会是透过「中大赛马会凝聚希望计划」,引入「希望之手」并为病患提供上门物理治疗,免却病患者舟车劳顿之外,公立医院的服务需求压力亦获得纾缓。整个训练系统用作生物反馈装置,其表面肌电(EMG)传感器用于捕获用户的肌肉信号,以激活系统移动患者的手,并且可以透过在荧幕上显示使用者复康情况的实时数据,鼓励其更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家福会一级物理治疗师吴文浩表示,相比起传统的物理治疗训练,使用「希望之手」能够见到训练期间的实时数据,对患者而言更具鼓励作用并可提升其专注力,对物理治疗师而言则能增加对患者身体资讯了解的准确度。

他指出,目前在政府医院亦有使用「希望之手」,但以公共服务的繁忙程度,每个患者的使用时间只有约十五分钟,而现在他带整套训练系统,每个星期来周先生家做治疗一次,每次约一小时,剩下的时间可用来为周先生活动其他部位。但他强调,需要经过物理治疗师的专业评估,才能判断患者是否适合使用机械手,若是「手太紧」的中风患者,或者一些因严重伤患瘫痪人士,都有机会未必适合使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