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严吴婵霞论文结集成书 探索儿童文学发展轨迹

2020-07-08 14:17

儿童文学作家严吴婵霞早年研究「鲁迅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的论文,近日获出版社出版。
儿童文学作家严吴婵霞早年研究「鲁迅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的论文,近日获出版社出版。

「大家认识严太,只知她做出版,有写儿童书,但无人知她会做研究。」儿童文学作家严吴婵霞,可说是本地儿童文学的推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邀请英国儿童文学作家Roald Dahl来港参与研讨会,又曾以研究「鲁迅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为硕士论文题目,指出鲁迅虽未曾撰写儿童文学,但他提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促使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有出版社近日把该论文结集成书,作为去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纪念。

「鲁迅没有写过儿童文学,只曾翻译过儿童文学,但他那套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却影响到后来写儿童文学的人。」曾当中学老师、创作和翻译过多本儿童文学的作家严吴婵霞,自小已爱看童话,少年时代则喜欢冰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严太随丈夫游学英美,仍毋忘初心,在英国修读了儿童文学与图书馆学,希望回港后,可在儿童图书馆或教育机构内的图书馆工作。

「在游学期间,我想搜集资料,出一本中国儿童文学的书目,供将来的研究者使用,期望整理出一条脉络,知道中国儿童文学如何发展。」严太忆述她当时在剑桥等多所著名大学的图书馆,翻查内地的《全国新书目》,「逐年看,逐页揭,当看到有甚么跟儿童文学有关的书、有甚么作者等,就会抄录在一张卡片上,再分门别类。当时无想过要写论文,只是为自己的兴趣而做。」

严吴婵霞多年前在中文大学参观「鲁迅是谁?」展览时留影。
严吴婵霞多年前在中文大学参观「鲁迅是谁?」展览时留影。

游学期间意外发现

在八年的游学生涯,严太抄录了近千张卡片,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有一定认识,并发现不少作家均称曾受鲁迅影响,例如中国儿童文学巨匠陈伯吹,就坦承自己的「童心论」,是受鲁迅而启发。

回港后,严太一方面在当时的恒生商学书院(现为香港恒生大学)做图书馆管理员;另一方面,又开始做推广儿童文学的工作,包括与何紫等创立香港儿童文艺协会,在担任会长期间,曾举办儿童文学研讨会,更邀请了当时香港家长尚未熟悉的英国儿童文学作家Roald Dahl来港出席,让东、西方儿童文学作家有机会交流,在当时来说可算破天荒。

至于想到撰写「鲁迅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论文,则源于她因工作关系,为「恒商」的图书馆买了一套《鲁迅全集》,经翻阅后发现鲁迅的儿童观很现代化,再想起那些受他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故才开始研究鲁迅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她在一九八七年,东亚大学研究院中文硕士论文的题目。

严吴婵霞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严吴婵霞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作者应懂儿童心理

严太说,中国早期的儿童文学,是没有专为儿童而写的作品,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专为儿童而写的文学。「今天我们常说『救救孩子』,而这四个字,最早出现于鲁迅在一九一八年发表的《狂人日记》;他在一九一九年发表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也是主张解放孩子,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是以儿童为本位,也影响了他的儿童文学观,认为撰写儿童文学的人,须认识儿童和他们的心理,并用上适合的语言、题材和插画等。「鲁迅认为儿童文学不但要用白话来写,使儿童易懂,内容也要有趣味。」严太表示,鲁迅这套儿童文学观,对其后的儿童文学作家,都有一定启发。

读教育出身的严太,曾修读教育学及儿童心理学,也很认同鲁迅的儿童教育观,虽不算「粉丝」,却欣赏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且关心孩子福祉,敢为孩子发声,守护下一代成长,认为今天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也应如此。

家长选书四大「精」要

事实上,学术界较广泛地研究「鲁迅与儿童文学」,也是近十年的趋势,严太却早在三十年前研究,论文因为去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获出版社欣赏而有机会出版。书中也有提到鲁迅的童年与儿童文学,例如他喜欢绘有奇异图画的《山海经》,可见书籍的插画和有趣的内容,对小朋友别具吸引力,这亦可解释鲁迅其后为何对童话特别感兴趣。

虽然鲁迅的儿童文学观已有百年历史,但用于今天也适合。严太认为,儿童文学是写给小朋友看,因此作者要认真,不能乱写,用字也要注意,期望孩子从阅读中提升品味,她更以八字真言教家长选书,就是「精心精选,精读精品」,「小朋友在学语文的时期,家长应给他们看最优质的文字和图画,不要只追求量,而要求质素。最重要是,父母要先读过图书,才可一同讨论,引起子女阅读的兴趣。」

在今年书展,严太将于七月十七日上午十一时至十二时半,在书展举行讲座,主题是「从鲁迅谈儿童读物的插画看今天的绘本」,有兴趣的读者要留意。

文、摄︰陈艳玲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