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民族政策「国师」马戎

2022-07-13 09:07

如果要论新时代中国民族政策「国师」,非马戎教授莫属。七十二岁的马戎是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本身是回族,又是红二代,其父马寅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加入中共,长期从事民族工作。早在二十年前,马戎就认为中国承袭自苏联的民族理论、政策存在问题,应该去政治化,将少数民族改称族群,强化中华民族意识。

二○○八年、二○○九年西藏、新疆先后发生暴乱,中央开始调整民族政策,习近平执政之后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綫」,淡化民族差异,当中不少就是吸取「马国师」的观点。

马戎近日在环球网发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章,为新时代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理论武器。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工作,长期偏重维护少数民族特殊性、传统文化和自治权利,较少强调国家统一和推进各族共同性,强调「自治」而很少提「统一」,客观上削弱了各族干部民众心目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

文章指出,文革结束后从边疆大批撤离汉族干部、重建清真寺和寺庙,客观上唤起曾一度被淡化的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一些民族院校在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过于突出民族因素,致使有些学生滋长狭隘民族意识。长期以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给有代表性的民族安排一段「民族舞蹈」,体现的是各民族的差异性,而不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确有调整的必要。

习近平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马戎认为,中华文化秉持的是「和而不同」和「中华大一统」思路,没有产生西方「民族主义」的文化土壤。面对国内外复杂多样的现实情况,中国的民族理论界和民族工作者必须提出符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民族理论体系,切实有效地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全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十四亿国民真正融合为一个「多元一体」、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的大家庭。

纪晓华

中国观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