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来年再战 胜负在维系新增票源
2019-12-02 07:46
区议会选举尘埃落定,非建制派收成几个月的冲击成果,士气大振。建制派被严重冲击,灾情满目疮痍,半年前仍然感觉空前良好的几个大党,难免感到前景茫然,他们的支持者更有信心尽失的感觉。
建制派在今次选举前早早扬言对选情不乐观,然而,最后出来的结果是议席大跌八、九成,个别政党如新民党甚至连一个席位都保不住,被讥亡党,如此惨烈的局面,相信绝大部分人都预计不到,特别是选前一个星期,发生了中大学生堵塞吐露港公路,酿成新界东大瘫痪,但依然无阻大埔区的变天。
选前民调有路捉
虽然说区选的结果出乎建制派估计,但这样的成绩若放在事前的选举民调中,却并非完全无法预料。根据不同调查机构事前的访问,被访者在表达投票意向时,有两点值得留意,首先是摇摆的人比例较过去低,原因相信是社会动荡催生政治高温,市民的态度变得明确;再者,是表明投票予非建制派的市民比例大增,较过往增加差不多二十个百分点。这些选民不少都对暴力行为有保留,但同时对示威者表示同情和理解。换言之,政府在社运后期的解说工作不足,处理风波完全倚赖警方,是促成他们政治投票的一大推力。
过往,同类的区选调查,建制派在投票意向得票可以有几个百分点的领先,结果就导致他们取得六成半左右的议席。现在投票意向由赢变输,而且还相差近二十个百分点,全面大败就不足为怪了。
区议会选举是每个选区只有一个议席,理论上一方若有百分之五十一的票数,就足以全赢所有议席。这种制度倾向有利得票较多的一方。有分析指出,若然不是候选人不济,非建制派应该连民建联大将李慧琼和柯创盛都拉下马。现在两人席位得保,皆因他们的对手面目不够模糊,选民左拣右拣,最后才令他们得以逃出生天。在今次区选中,建制派若说有所得着,就是在高得吓人的投票率中,仍然能够维持过去四成的得票率,显示在发掘新票源上有一定成效,关键是在失去区议会大量资源下,如何能够维持新得票源。
非建制派靠勇武
一场区选,地方力量强弱之势互易。非建制派能够打下大片江山,主要是靠一班勇武的强力冲击,打破了长期的浑沌局面,未来考验是他们如何可以坐江山。对建制派而言,今次的挫折警醒了他们几年来的良好感觉,未来立法会选举打的是另一场游戏方式不同的选举,关键在于能否痛定思痛,重整阵容。
原文刊于《星岛日报》「架势堂」 作者:齐秀峰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