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家庭角色认同面对障碍 原生父母与子女沟通助适应

2021-09-28 17:00

「亲和艺术幸福一族慈善基金」创办人Franky、Minnie及Zoe分享重组家庭的
磨合和经历。
大会提供
「亲和艺术幸福一族慈善基金」创办人Franky、Minnie及Zoe分享重组家庭的 磨合和经历。 大会提供

由邻舍辅导会主办、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资捐助的「『再喜步』重组家庭支援计划」委托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于今年3月至9月期间向765位本地受访者进行了两项研究,以了解传统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心理健康和对家庭结构的看法。发现生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对适应重组家庭的生活有显著帮助。

研究以网上问卷形式进行,结果显示不同家庭结构的受访者都有轻度焦虑倾向,并对生活略有不满。然而,单亲家庭受访者的抗逆能力和生活满意度,比传统家庭及重组家庭受访者显著较低;而公众对重组家庭的印象亦相对负面,甚至认为是发生家庭冲突的原因。

团队指出,重组家庭中的子女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引发情绪问题,亲社会行为较少,而女性出现朋辈问题亦较多。相比起同住的生父和继父母,子女认为与同住生母的关系较好。年纪愈轻的重组家庭子女愈容易适应新的家庭生活,而在不同重组家庭类别中,继父家人之间的关系较好。团队向11位来自重组家庭的家长和7位子女进行面谈,发现不论家长或子女,在重组家庭中的角色认同均面对障碍。

研究指出,家长认为其家庭角色模糊不清,在资源分配与新家人建立关系时也遇到困难,在处理家庭冲突的手法亦有差异。从子女的角度,更感觉成为亲父母或继父母的磨心,阻碍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部分子女也期望继父母能担任亲父母的角色。在重组家庭中,子女出现自我标签的情况也很普遍,部分子女更不知如何向其他人透露新家庭的身分。

辅导会总干事冯綉文指出重组家庭面对各种挑战,在华人传统价值观下自我标签及抗拒求助的情况十分显著,故需要社会提供更多支援及主动关心。计划透过家庭向导员,鼓励及陪伴重组家庭面对「角色混淆」及「继关系」的复杂,透过家长个人训练环节、子女艺术治疗小组及家庭凝聚活动等,以提升家庭功能及早一步预防严重的家庭问题,并推动社会教育,消除社会大众对重组家庭的负面印象。

港大学系高级研究干事冯一雷指,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有助子女适应重组家庭的生活,并就重组家庭服务提出在推动公共教育时,避免低估重组家人自我标签的问题;重点关注重组家人关系建立及冲突管理;多加了解子女在新家庭建立过程中的期望及面对的挑战,提供合适的支援及帮助。计划2月在东涌开展,半年内已接触40个重组家庭。

受访者小娟(化名)与现丈夫均为第二段婚姻,同住的除了与共同女儿,还有来自丈夫与前妻的儿子。受访者指她在生活上与继子常有磨擦,但碍于继母的身份未敢多加教管,而且又感觉丈夫并不支持自己,在情绪及生活上均感到孤独及无助。参加后发现,其周遭也有不少处境相似的家庭同行。

社署助理署长彭洁玲表示,普遍受访者都认同重组家庭需要更多社会的帮助及支援。社署过去数年亦增加资源以不同的模式为离异父母及子女提供身心上的支援及社区教育。

港大荣休教授陈丽云女士及邻舍辅导会副总干
事张嘉懿欣赏由来自重组家庭亲子共同制作的艺术作品,并了解背后的故事。大会提供
港大荣休教授陈丽云女士及邻舍辅导会副总干 事张嘉懿欣赏由来自重组家庭亲子共同制作的艺术作品,并了解背后的故事。大会提供
作品名为「我梦想的家」,由服务使用者阿铃(化名)及女儿共同制作。阿铃两度离
异及再婚,现时和第三任伴侣养育三名同母异父的子女。她的女儿就希望有更多与妈妈独处
的空间,幸福地生活下去。大会提供
作品名为「我梦想的家」,由服务使用者阿铃(化名)及女儿共同制作。阿铃两度离 异及再婚,现时和第三任伴侣养育三名同母异父的子女。她的女儿就希望有更多与妈妈独处 的空间,幸福地生活下去。大会提供

冯綉文女士、彭洁玲女士、马
会慈善事务高级经理(长者及家庭)列浩然先生、及港大荣休教授陈丽云
出席起动礼并担任主礼嘉宾。大会提供
冯綉文女士、彭洁玲女士、马 会慈善事务高级经理(长者及家庭)列浩然先生、及港大荣休教授陈丽云 出席起动礼并担任主礼嘉宾。大会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