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冬」订枱炽热 D类食肆早爆满
2021-12-18 05:30
(星岛日报报道)下周二是冬至,亦是疫情以来第二次「做冬」,餐饮业界对生意普遍乐观。香港餐务管理协会透露,由于市民疫情下长期未有聚旧,加上大部分市民留港消费,虽然下周二才是冬至「正日」,不少家庭已提早在今明两天过节,可坐十二人一枱的D类食肆,即使数目近日显著增加,但连日订枱早已爆满,提前出现「小冬至」局面。饮食业预料在未来四天,每日生意额可超过三亿五千万,即整体冬至市道可达最少十四亿元,生意回复至二○一八年正常水平。
疫情下第二年「做冬」,相较于往年严谨的食肆防疫限制安排,今年随政府要求食肆在内的指定处所使用安心出行,C及D类食肆的数目明显增加。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市民久未曾食饭聚旧,加上各国采取封关等防疫措施下,相较以往出国旅行,大部分市民今年选择留港消费,其中D类食肆已接近满座,相信能带动生意额上升。
黄家和表示,市民近几日以至周未已经提早做冬,变相将冬至「延长几日」,而正日才做冬更未必订到地方。随食肆堂食的时间限制减少,有些食肆目标做到两轮生意,预计在未来四天,每日生意额可超过三亿五千万元,即整体冬至市道可达最少十四亿元,生意回复至二○一八年正常水平。但他亦指,今年的菜式来货价上升,一些贵价食材升幅较大,从欧洲及东南亚的食材,特别是肉类、海产亦有一定程度升势,预计部分食肆可能会加价近一成。
香港餐务管理协会会长杨位醒就指,消费券带动下,冬至、圣诞及新年餐饮市道会持续畅旺,D类食肆营业时间延长至午夜十二时,亦令食肆受惠。每日营业额可达三亿六千万至三亿八千万元。他表示,近日酒楼冬至订枱反应热烈,不少要一晚做两轮生意,是很久没有试过,目前部分酒楼冬至订枱已爆满,有客人转向京川沪菜馆和日本或韩国料理餐厅。
青山湾渔港董事总经理刘广材亦表示,近几日的酒席已经满座,而随疫苗的接种率上升,加上最后一期消费券的带动下,对食肆的生意有帮助。刘广材又指,预料今年的客人愿意消费,六至七成的客人会选择四千元的酒席,亦有客人选择六千元的酒席。刘广材透露,除了猪肉价格在今年跌价外,其他食材普遍因为通胀而在所上升,而酒家主打的海鲜价格就与往年没有大的分别。他指,今年酒席的加价幅度至少会有一成。
旺角伦敦大酒楼副总经理苏万诚就指,自上星期起市民已陆续到酒楼「做冬」,今年终于可以恢复堂食至最多十二人一枱,酒楼现时已接至少四十枱预约,大部分亦为六人以上一枱,预料冬日的生意会较平日稍旺,可回复疫情前的七至八成。
疫情下环球交通运输大受影响,零售界纷主打本地客源,踏入圣诞新年的传统消费旺季,高价食品连锁店亦须调节经营策略。其中,主要售卖参茸及海味等滋补食品的大栈集团,创办人吴鸿森向本报指出,因应现时本港与内地尚未正式通关,故现时的客源主要为自用的家庭客,心仪简约轻便的产品,并会加推优惠吸客。另有街市档主指出,航运交通运输受阻,部分由外地进口的高价食材,供应量亦会随之减少,或会影响市民烹调的菜式。
近年多间食品零售商均以本地客源为推销对象,务求以稳阵策略应对,「守住基本盘」。吴鸿森称,现时整体零售市况,一般均以家庭客为主,故适合自用的应节产品,销售情况亦较为理想。他举例指,近期乾饱鱼及急冻饱鱼等,适合家庭客制作盆菜,故销路亦不错;反而燕窝等产品,一般受礼客人士垂青,销情亦较逊色。
疫情下街市档主生意亦受到影响,因应航运交通运输受阻,在东涌区内街市售卖肉类的档主陈先生表明,部分由外地进口的高价食材,供应量亦会随之减少,或会影响市民烹调的菜式。
随政府要求在公营街市使用「安心出行」,在荃湾街市经营鱼档的陈女士亦表示,有关措施对生意亦有影响,即使是下午三至四时的市民买餸高峰,亦只有零星人流。陈女士指,市民即使买餸煮饭,亦会选择到楼下的街铺购物。她坦言:「冬至前,以前每日可做一万蚊生意,现在每日仅三千至四千蚊」,她对冬至的生意看淡,不会特别增加入货量。
在荃湾街市售卖新鲜鸡的档主锺先生表示,预计冬至前生意会较去年少三成,只会较平常日子多预少许来货。锺先生表示,这几年冬至气氛较为淡薄,「有些家庭,可能家中长者已离世,后生仔也不会记着这些节日,再吃食冬饭,所以到了这代,很多也未必会做(节)。」
最新回应